接夠單有獎Uber司機愛短途

接夠單有獎
Uber司機愛短途

【本報訊】Call車apps能在短時間搶佔市場,原因是不少乘客都聲言受夠「的士佬」的惡劣服務。各個call車apps為了控制司機服務質素,都設定了各式獎罰機制,為載客服務引入新秩序。機制扭轉市場常態,有司機寧接短程客也不愛長途單。
Uber以服務好、車輛舒適為賣點,但司機背後辛酸不為人知。有Uber司機指,Uber手機軟件實際上取代了司機與乘客議價的功能,司機在接載客人前不知道客人的目的地,一旦上線收到召喚必須接載。有司機承認,加入Uber的基本收入低賤,必須盡力爭取獎金,猶如打機過關。

快的設乘客評分制

該司機指,Uber每周會派出不同任務,例如若在一周內完成65張單,則保證該周有9,000元收入;在周末凌晨4時起24小時內完成15張單,就有額外1,000元獎金等,「逼你長期上線囉,即係焗你長做Uber,唔好part time咁做,最好張張觀塘去觀塘,中環去中環,如果唔係你接到張單入元朗,空車出返嚟,又攞唔到獎金,就連油錢都蝕埋」。
Uber為吸引司機加盟,推出試揸保證一天收入有2,000或3,000元的包車計劃。但據Uber司機專頁,Uber亦明文訂下多條禁令,包括禁止向乘客收貼士及其他雜費,亦不准揀客,乘客未到不能開始計行車費等;如有違令,會被取消獎金及罰停止接客。
另一熱門call車app亦設有評分及投訴機制,快的城市經理吳澍基表示,快的乘客搭車後可在app上對司機服務評分,評分是星級制,最高5星,最低1星,乘客有不滿亦可發送文字訊息作出投訴,「最常見嘅投訴係放飛機,接咗生意唔出現」。
GoGoVan亦設有5星評分制,乘客可留言評論司機的服務,評分低於3星及投訴個案都會跟進調查,如果涉及司機服務,如濫收車資、放飛機、私下將生意轉給其他客貨車等較嚴重問題,會停止司機的登記戶口。而過往亦曾經不定期推出獎勵計劃,向評分高的司機送氣券及手提電話等。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