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被指踩界搶客貨車生意

的士被指踩界
搶客貨車生意

【本報訊】各式call車apps加入市場,的士業叫苦,客貨車司機更大嘆是最大受害者。由客貨車司機組成的網上群組「一群前線司機」批評GoGoVan壟斷市場,以優惠吸客,已壓低司機收入。近期前線司機更發現,的士不甘被白牌車搶客,搶奪客貨車的載貨市場,明知乘客有大件家具,如大衣櫃也一律照載。業界要求政府公平執法。
一群前線司機群組發言人「奧巴馬」指,的士業界屢次針對客貨車業,指客貨車違規載客,他們一直逆來順受。他指的士業客量減少,明顯是受白牌車影響。他指近期更屢次發現的士踩過界,入侵本屬客貨車的載貨市場,「客貨車違規載客即刻被控,但係的士載貨有幾可見到執法?」他們留意到有的士出入貨倉取貨,甚至運載大型家具,如衣櫃、雪櫃、飯盒及貨物,「原本全部都係客貨車做,點解的士都可以做埋?」

GoGoVan低價招徠

奧巴馬指,客貨車業界同樣面對GoGoVan等call車apps影響,司機收入已大減。以往司機支付900至1,500元月費加入傳統電召台,可排隊獲電台派單;現市場規則改變,要求全港客貨車司機,利用同一平台鬥快搶單,「傳統台可以穩定接單,趁排隊休息吓,但用app真係會全日食白果」。他又稱,GoGoVan更會壓低收費吸客,以往由筲箕灣到觀塘,車資約140至170元,但現時只收低於100元。傳統電召台會有台姐篩走沒帶貨的乘客,軟件商卻無篩選,令客貨車司機面對違法載客風險。
今年2月Uber也曾力推客貨車車隊,更一度以免費搭車吸客。客貨車司機阿Sam當時就為車隊一員,但一個月後離開Uber。他指最初推廣期內,司機與Uber八二分賬,若每天做夠12至15單另有1,500元獎金。但每天其實要開工最少13小時才能領獎金,而且不少Uber乘客根本沒貨物,「擔心俾人告我載客取酬,怕警察放蛇」。他指Uber也有定價過低問題,「油錢、供車都未必夠」,若Uber沒獎金,司機每天只有約700至800元生意,扣除兩成佣金,實收500至600元,每日收入比傳統call台少四至五成,難以維生。
■記者鄭啟源、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