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建局為增加營運效率,委託獨立顧問公司檢討整體運作,有傳顧問建議當局應調整7年樓齡賠償和不再重建剩餘地積比不多的舊樓,被批「以錢為本」。據悉,董事會首次討論發展局對報告的意見,當局重申7年樓齡賠償涉及社會重要政策,不能隨意修改,又強調重建時仍要考慮樓宇殘破程度、社會責任,不能妥協,消息人士認為當局如摑了顧問報告一巴。
主席蘇慶和指董事會討論檢討市建局運作的顧問報告和發展局對報告的看法,報告就衡工量值和機構管理等作深入分析,董事會對發展局意見分歧不大,將成立小組撰寫最後報告提交財政司司長。
強調要盡社會責任
蘇被問到會否減少復修工作,他指會按政府政策處理,「冇話加多減少」。又指目前賠償政策沒有改動,至於早前建議的加強版復修計劃則仍在研究細節。
消息人士指,發展局對顧問報告多項建議均有保留,如就調整7年樓齡的賠償,當局認為此屬社會重要政策,不能「話改就改」;至於報告建議不再重建剩餘地積比不多的舊樓,發展局則認為審視項目時除考慮效益外,亦需考慮舊樓殘破程度等,強調社會不能妥協。
至於就精簡架構的建議,發展局即使同意建議,亦指處理時不能違背以人為本原則,對於報告認為董事會人手太臃腫,發展局認為不少委員會,如房委會等人數比市建局董事會更多,而委任成員的權力在特首,不能挑戰。消息人士認為,發展局的意見如同與報告唱反調,故董事會未有花太長時間討論報告。
此外,就4幢市建局用作安置重建住戶的樓宇,被指空置率太高而浪費資源,市建局行政總監林濬指董事會決定將單位出租予不符合上公屋資格的重建住戶,現時4幢大廈共300個單位,佔125個,家庭單位佔用率是34%;1、2人單位佔用率是21%。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