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冷鋒將至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冷鋒將至 - 利世民

香港地,衣食住行,以食住最貴。雖說這個城市有先敬羅衣後敬人的都市傳統,但多得Fast Fashion的普及,穿戴身外物的選擇是前所未見的多,價格亦相宜。至於交通,以香港的人均收入水平,這個城市的交通費不算貴。不,應該說是平才對。港鐵作為香港最主要的集體運輸系統,財富再分配的方式叫上蓋物業發展收入補貼。
具體一點,可以試想像,住在富昌邨的James,每天在港鐵南昌站上車,身上穿的Zara外套,千餘元有找。他的中學同學Marcus,住在九龍站上面,身穿的Paul Smith,不貴,但也要萬餘元一件,每天他會為了那十分鐘不到的快感,堅持要開那911 Carrera過西隧到IFC。豐儉由人,正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食和住呢?租金貴,連飲食也變得貴……」香港有兩個都市傳說,一就是所有問題,最終都可以歸納到「土地問題」;二就加租是因為業主「瘋狂」,租金貴所以甚麼都變得貴。
說業主瘋狂加租,很易令人相信。說有租客開出瘋狂租金,聽上去卻有點匪夷所思,偏偏才是事實。記得許多年前在這裏已經寫過,Fast Fashion連鎖店像Forever 21和Zara不惜以天價租金在旺區開業;假如租金貴等於物價貴,這些新興牌子的衣飾豈不是也要以癲價出售?事實上,租金和物價,可以說是沒有關係。很可惜,人就是會選擇性地去了解身邊的事。
香港的租金為何貴,已經有許多的不同解說,請恕我不再多加一把聲。香港近年食品價值暴升,卻似乎未見有人講解。其實十多年前,飲食業經歷過一場寒冬,連「一蚊一隻雞」也有得出賣。可是,大概十年前,食品價格不成比例地上升,那些思想簡單的人,很自然就回到香港政治邏輯的第一條:「最衰都係租金不斷加。」而首當其衝,正是那個顛覆了公屋超穩定結構的領匯。
客觀事實告訴我們,食材的進口價格升幅,遠高於租金的升幅;甚至有數據反映,租金佔食肆營運的成本比例在過去幾年不斷下跌。最近跟一位飲食業行內人交換情報,得悉這個行業也在吹淡風,似乎整體經濟得冷鋒將至,隱藏令人有97年的感覺。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