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青春期必須大量閱讀,這與成年後人格形成有至關重要關係,人格是累積而成,其中包括你所讀的書、看的電影、你個人在社會中的經驗,同時,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累積成你的人格,你的將來由你自己塑造,如果你已經成年,你的現在已經是你自己塑造,如果你想改變,你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甚至面貌也由自己塑造,林肯說過:人的樣子在40歲之前是父母給的,40歲之後是自己給的。他的意思當然不是整容。相從心生,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林肯說的話是真的,一個熱愛閱讀,關注內心成長的人,即使生出來不是俊男美女,但隨着時間過去,臉上的線條自然柔軟,氣質自然非凡,皮膚也會變得細滑,臉上有一層光從毛孔散發出來,好像從紙燈籠中流出來的柔和燭光。我見過這樣的人,而且毋須等到40。
常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有什麽差別? 經常閱讀、不停思考的人,他的境界會跟別人不一樣,會有不一樣的觀點。「見眾人所見,思無人所想。」記得我曾經分享過的這句話嗎?一個愛閱讀的人也愛思考,在平凡又混亂的生活中,他比起其他人站得高也看得遠。(「見眾人所見,思無人所想。」,阿爾伯特.森特.哲爾吉,1893-1986,匈牙利醫學家,發現了維生素C,是最早研究自由基和癌症關係的科學家之一)(未完)
Facebook專頁:嚴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