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與內地合作 研市面藥物狨猴實驗 證愛滋藥可治新沙士

港大與內地合作 研市面藥物
狨猴實驗 證愛滋藥可治新沙士

【全球首次】
【本報訊】新沙士隨時殺入港,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與內地專家,全球首次利用狨猴做動物實驗,研究治療新沙士藥物。研究發現原用於治療愛滋病的口服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 / Ritonavir)」,及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干擾素-β1b(Interferon -β1b)」,可抑制新沙士病毒在狨猴體內複製及減輕病情。專家表示兩種藥市面有售,若本港有新沙士病人可考慮用於治療。
記者︰陳沛冰

狨猴感染新沙士後的病徵與人相似,故被用來測試治療藥物。互聯網

中東呼吸綜合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俗稱新沙士)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表示,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秦川的團隊合作,利用狨猴作動物實驗,希望找出市面已有售藥物治療新沙士。新沙士及愛滋病毒內蛋白酶,令病毒可在人體內繁殖。口服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原用於醫治愛滋病,2003年曾用於治療沙士病人,效果良好。
正常情況下人感染新沙士後,會刺激免疫系統釋放干擾素保護身體,免被病毒破壞,「但係新沙士病毒好聰明,有基因片段可以抑制人嘅干擾素」,故研究用干擾素-β1b防止器官受破壞。而另一藥物黴酚酸酯也曾在實驗室研究中可抑制新沙士病毒。
研究將12隻狨猴平均分為4組,一組沒治療,其餘3組各用上述3種藥。狨猴接種新沙士病毒後6至8小時後開始用藥。

服藥後36小時病徵消失

於染病後第36小時,沒治療及用黴酚酸酯組別,各有2隻絨猴病情太嚴重,如有肺炎、肺流血、吐血、不能活動及呼吸困難等要人道毀滅,死亡率67%。
服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一組,有一隻狨猴全身麻醉照X光時,過份爭扎死亡。經皮下注射干擾素-β1b一組沒死亡。陳福和表示,解剖後發現使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及干擾素-β1b的兩組絨猴,肺部病毒量是另外兩組的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其他器官如心、肝及腎病毒量大幅減少,肺炎輕微或沒肺炎。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狨猴染病36小時後,病徵慢慢消失。
他表示,相信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及干擾素-β1b可抑制新沙士病毒內的蛋白酶功能,病毒不能在體內複製,及防止器官受攻擊。若香港有新沙士病人,可考慮用該兩種藥治療。藥物副作用方面,干擾素可引起發燒及肌肉痛,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則影響肝功能及貧血,症狀於停藥消退。醫管局已有該兩種藥物存貨。港大希望能與中東的醫生合作,在當地做人類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