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貧富懸殊 - 左丁山

學校貧富懸殊 - 左丁山

本地津貼中文中學會係香港最窮嘅學校,家長窮,學生窮,學校窮,如果學校校董會搵唔到一兩個有米之人,不時捐吓獎助學金及遊學資助,校長就冇晒計,學校老師更唔會有甚麼額外福利。
舉個例子,一間半山區傳統名校,今年雖無DSE文憑試狀元,但考IB就有三位學生滿分,學生IB平均分高於全球平均。不少直資名校嘅精英學生都選讀IB,次級精英先至讀DSE,故此名校名氣雖大,未必出產文憑試狀元,呢間半山區名校有極多富有家長,校董會內滿是城中名人,要捐錢話咁易,於是有校董捐款送老師到澳洲大學、史丹福大學作每年暑期進修。中中老師休想有此奢望。
左丁山有老友係國際學校校董會主席,學校學費高,收debenture,等住入學嘅輪候名單有過千人,可以講得係要乜有乜,資源不缺。呢間學校學生全部考IB,今年出咗三位IB狀元,高分學生得哈佛劍橋取錄,全港算係數一數二。呢間學校去年有小撮教師發動爭取話事權行動,要校董會投降,又反對新校長之招聘,激到左丁山老友一頭煙。但九個月過後,反對派全部「被離職」,一啲參與行動嘅家長(外籍人)將子女轉校,而校董會處變不驚,安車平五路,老友話驚都未驚過。何解咁有把炮?老友騎騎笑:「國際學校多聘用外籍教師,薪水比佢地本國教書薪酬優厚得多,嚟咗香港就唔想返祖家,我地應承佢地:願續約者有signing bonus,被辭職者亦有bonus,搵交嗌者就乜都冇,於是人人簽字續約,一小撮老師接受『被離職』,學校恢復平靜。我地做校董,只係無糧義工,自己仔女入學校冇優先,辦學成績又好,我都唔明白點解有人想奪權,搞鬥爭!」唔,呢個故事嘅教訓就係有錢好辦事,做老師都係只求一份好工,求財不求氣嘅啫,何況,學校考IB成績一向標青,絕大部份家長都唔想rock the boat!與呢間國際學校之豐裕財政相比,本地津貼中中根本望塵莫及,想話自己啲學生叻過佢嘅學生,簡直發夢,難怪不少稍有能力嘅中產家長都拼命想送子女入直資名校或國際學校。不同學校有貧富懸殊之別,老師士氣有高低之別,教育局又推電子書,電子教育更加劇教育貧富懸殊,長此以往,左丁山呢位學校經理人,都幾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