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科大划艇隊將大牌檔食飯近萬元的單據放上網,質疑德記沙田雞粥「似足大陸黑店」,檔主隨即喊冤稱明碼實價,划艇隊反駁指沒有要求「散叫三例」(份量加大3倍),強調食肆沒有交代小菜加大後的價錢及分量,不知餸菜被加大至三倍。原來食飯叫「加大」真的大有學問,到底大牌檔食物份量有何標準?「加大」是甚麼意思?
記者:黎靜珊 攝影:江俊豪
檔主聲稱當日划艇隊一行40多人要求餸菜3倍份量,曾建議改叫較便宜的套餐被拒,遂每個小菜收3倍價錢。入行40年、現於屯門建榮街大牌檔任職的「昌哥」李國昌解釋,3倍份量例牌小菜行內叫「大碗」,但以一個小菜8兩份量,即4兩肉食4兩菜計算,一般大牌檔不會供應「8乘3」即24兩份量的小菜,實質只會僅得20兩。另外例牌雙份大牌檔叫「中碗」,小菜只會有14兩份量,而非16兩。
他指例牌一般夠2至6人食用,「中碗」可供7至10位,「大碗」夠12人或以上客人食用。至於價錢,行內「中碗」照收一般例牌雙倍價,「大碗」就收三倍,「一般客人都唔會知」。他教路客人落單「一定要講明要雙例,即係等於呢個菜式嚟雙份」。他重申,到大牌檔是「食平嘢」的觀念需要改變,因為百物騰貴,食物原材料、租金昂貴,加上人力成本高,「以前都仲可以話平啲、大碟啲吸引啲客,依家所有投資者都冇可能咁做」。
對於划艇隊事件,他認為「雙方面都有責任」,強調員工一定要向客人解釋「加大」的意思,以及「加大」後的價錢,避免爭拗;另一方面,客人亦有責任問清楚收費詳情。他感嘆入行資歷淺的同業,未必懂得徵詢客人意見,亦不懂得觀察分辨客人消費能力,「如果佢都係食名貴嘅嘢,唔計較金錢嘅,咁當然冇問題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