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周一已停牌的國美電器(493),昨晚宣佈以總代價112.68億元,向大股東黃光裕收購國美在內地的非上市業務,代價分別以現金、發行新股及認股權證來支付。
以去年國美非上市業務純利為2.85億元人民幣(折合約3.56億港元)計算,交易作價相當於2014年歷史市盈率高達31.7倍,不過,有分析員直斥作價「離譜」。
德銀曾發表報告指出,假設國美非上市業務年賺4.4億元人民幣,如國美以其歷史市盈率平均折讓20%來進行是次收購,交易作價應僅約65億港元。反映國美是次對大股東出手如此「豪爽」,實為市場意料之外。據悉,昨晚國美舉行分析員電話會議。
涉578店 作價被指太高
有分析員認為國美收購作價「離譜」,形容是「典型黃光裕風格的交易」,相信是次收購大量增發新股的影響,早已抵銷收購所帶來盈利增長,交易後國美每股盈利因而下降,質疑獨立股東會否輕易通過交易。國美計劃買入的非上市業務,涉578間零售店,分店規模相當於現時國美上市分店的一半。非上市業務在2014年純利按年倒退20%,至2.85億元人幣,營業額增長7%至210億元人幣,即純利率1.36%,較去年國美上市業務的2.1%為低。
國美將在今早復牌,此前收報1.46元,相當於2015年預測市盈率14倍。
國美指是次收購大股東資產,當中22億元代價以現金支付,餘下透過發行新股及認股權證支付。國美以每股1.39元,即較國美停牌前折讓4.79%,發行62億股新股,涉86.2億元;公司另以每股0.18元價格發行25億股認股權證,行使價為2.15元,行使期兩年。
目前黃氏一家持有國美32.43%股權,如交易落實,黃氏收取新股後,持股量將激增至50.52%,成為控股股東;如所有認股權證獲行使,則持股會進一步增至55.34%。
上述有關收購屬關連交易,故須獲國美獨立股東通過。由於黃氏持股量大增,故觸發全面收購,公司將申請清洗豁免,如不獲批准,上述收購不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