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店賣瀕危魚花膠 漁署無檢控

海味店賣瀕危魚花膠 漁署無檢控

【本報訊】綠色和平早前發現,本港有海味店高價出售以瀕危物種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魚鰾製成的花膠。綠色和平指,事隔近兩個月,漁護署仍未展開檢控行動,批評漁護署及海關等部門各自為政,執法部門資源嚴重不足及政府的輕視態度,已令本港成為走私瀕危物種中轉站。
近年內地興起以石首魚魚鰾取代黃唇魚製貴價花膠,不過石首魚是瀕危物種,墨西哥政府早於1976年已立例禁捕,但因有價有市,加上黑幫控制,石首魚偷捕情況持續,更波及在同一片海域生活,同屬瀕危物種的加灣鼠海豚。

石首魚

環團斥港府輕視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指,上周曾與漁護署會面,但政府對打擊走私石首魚花膠未有進展。她說,港府處理走私瀕危物種採取輕視態度,而過去違反相關法例的刑罰過輕,也令走私活動禁之不絕。現時法例下,走私瀕危物種最高罰則為罰款500萬元及監禁2年,但翻查紀綠,近5年不少走私個案僅罰款100元,最嚴重個案也只監禁10個月。去年涉及走私瀕危物種的266宗檢控個案中,多達144宗涉蘭花,67宗涉象牙,但石首魚仍未有檢控個案。
綠色和平又翻查諮詢機構保護稀有動植物委員會的開會紀錄,發現該委員會每年僅開會兩次,但過去10年從未試過齊人開會,官方代表海關助理關長,10年亦僅參與過一次會議。張韻琪促當局制訂物種優先名單,提高罰則阻嚇走私花膠活動。
漁護署表示,早前巡查店舖時,已撿走花膠進行基因測試,證實屬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有關個案仍在調查,如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海關則指,會繼續與漁護署保持緊密合作,加強資訊交流並提高前線人員警覺性,打擊瀕危物種包括石首魚及石首魚花膠等的走私活動。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