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情:當生命在ICU終結時

醫護情:當生命在ICU終結時

深切治療部(Intensive Care Unit,ICU)基本責任是搶救病人生命,但隨着醫療技術進步,支援各種器官的能力提升,也多了一些是完全依賴儀器支持,神志清醒,卻又康復無望的病人。
50歲的美嫻,有先天性心漏,身體狀況慢慢惡化,不幸在流感高峯期染上甲型流感及病菌性肺炎,引致心肺功能同時衰竭,插了呼吸管來到ICU,搶救半天,還是沒有穩定下來。我在想如果使用人工心肺機,對流感應該有幫助,但她的心漏症,已經相當後期,人工心肺機是改變不了。
美嫻尚算年輕,還有機會接受移植,我便替她上了人工心肺。一星期後她已經清醒,不用呼吸機,只是心臟功能沒有恢復,肝及腎功能也在惡化。移植科評估不適合移植,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這些細節,美嫻與我的同事一樣清楚。她也以人工心肺機生活了幾星期,其間出現不同併發症,人也變得虛弱。

達至生死兩相安

在寧靜的一天,美嫻說已經很辛苦,想離開心肺機。恩晴是負責照顧她的護士,便約了她的家人及幾位朋友到來。恩晴替美嫻特製一條橙汁棒棒,又替她洗頭恤髮,化了淡妝,塗上唇彩,掩蓋她的病容。美嫻又說想看夕陽,我們便把病床移側,令她看得見大窗外薄扶林的日落。她請求朋友買一杯雪糕,很滿足的吃了一口,然後已有點昏睡。晚上增加了嗎啡的劑量紓緩美嫻的不適,又依她意願收慢了心肺機,她就在靜夜中離開。
ICU不單是搶救生命,也是在做一些善終的工作,如何讓病人有尊嚴地完成人生最後一程,病人家屬得到安慰,達至生死兩相安也是我們責任的一部份。可能,即使在ICU裏面,當生命終結時,也還可以有一些選擇。
逢周一刊出
撰文: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陳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