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玩物達人】
Made in Hong Kong的玩具曾幾何時雄霸全球,六、七十年代是最光輝的歲月,可惜後來逐漸走下坡,甚至香港人都不愛,變成次等的代名詞。近年動漫節出現不少港產玩具,「香港製造」感覺再次興起;一個個港、日授權的動漫模型,精緻得令人愛不惜手,全都是版權持有者認定的作品,你還會輕視港產貨嗎?
《新著龍虎門》首次做搪膠
黃玉郎,港漫教父級人物,記者是看他漫畫大的;跟着他尾後、穿梭於灣仔動漫基地,看他一臉嚴肅,難免緊張。走進尾房會議室,亮出童夢工房「大貨版」的搪膠《新著龍虎門》三皇及火雲邪神,四個親生仔首度現於人前,黃生手中把玩,隱約間還見他眼泛淚光,拍照時還擺出一副鬼馬表情。
黃生是監修人,電腦CG圖、白件試辦早已見得多,但正式賣街的「大貨版」,今次是首見。黃生說:「《龍虎門》玩具出過不少,靚似雕塑的、可愛的Q版都做過,但搪膠公仔是第一次,造型感覺在真Figure與Q版之間,非常有我七十年代《小流氓》味道,這是從未有過的原著感覺。」搪膠公仔是在模具中用人手拉件出來的,難度甚高,公仔變形及線條不規則是等閒之事。回看幾隻公仔的相頭,每個角色大家一眼就認得出,可見製作水準之高。製作人兼港漫保育員宇正說:「好多買它們的人都不是動漫迷,而是玩具迷,因為香港動漫從未出過搪膠公仔,他們還笑稱香港終於有手信。」
近9吋高的搪膠公仔,每隻$399貴嗎?王小虎、石黑龍與王小龍有單買,火雲邪神就要買Full Set,宇正解釋:「三皇公仔每款均生產250隻,但火雲邪神出模耗損大,只生產150隻,產量如此少,差不多只可收回成本,加上火雲邪神工序繁複,就連生產工廠也不願再做,極可能成為絕唱。會生產它們,當中有着對港漫的一份熱誠。」日本搪膠公仔,貴者可達$1,600,便宜一點都要$600-$800起跳,相比之下,這批公仔賣此價格絕不過份。黃生又覺得最形神俱似的首選是石黑龍,跟手是王小虎、王小龍及排尾後的火雲邪神。還會有後續嗎?據知白仇,馬小玲及玉兒呼聲最高,極可能成為第二彈,不過更令人振奮是黃生另外兩大名著《醉拳》及《如來神掌》已排上日程,而火雲邪神腳部鱗片只是牛刀小試,下一批將有一個搪膠公仔會鱗片披滿身,相信人物呼之欲出!
《足球小將》小學篇搪膠完工
近年在香港帶起搪膠潮流,不得不提約一年前冒起的工匠堂!沒有大公司背景,純以動漫迷身份及精美3D繪圖,取得《足球小將》搪膠公仔的香港製作權,一年推出8隻不同角色的公仔,戴志偉、林源三、史奈達……每隻製作精美,全無重複,工匠堂創作總監Alco說:「以初版與歐洲篇的戴志偉為例,無論臉相、手部動作,以至凸起的衫紋圖案都完全不同,所以玩具的模具要重新製作。我們堅持永不復刻,只有重新製作。」
工匠堂與高階玩具生產商UNBOX合作,以最接近日本搪膠的物料及技術製作,連要求最嚴格的日本《足球小將》版權商都爽批,據知不少日本搪膠玩具大廠都來港商討引進日本,但礙於生產版權只在港澳,不能回銷,日本粉絲只能望門興嘆。「質素要保持!我們都有失敗例子,例如本於今周發貨的松山光,我們發現有瑕疵,一般人未必察覺,但仍將20萬貨銷毀重做,這是我們對深愛的漫畫的堅持。」
Alco又指:「新的生產線是TLTS系列,製作的人物不多,而且比較冷門,着眼點仍是陪着我們一起成長的卡通人物,例如已有實物的《太空西遊記》,這部經典作品已經30多年沒有新產品推出。陸續而來的還有同期的《未來警察》、《冰河戰士》及《宇宙騎士》等。」製作尺寸亦會由《足球小將》小學篇的9-10吋,升級上略大的8-12吋,明顯見到技術進步的,是以人手拉膠做出工整的戰士盔甲,搪膠跟武器亦屬非常罕見。
Alco亦指《足球小將》系列小學篇已完結:「推出8-10吋的《足球小將》小學篇系列時已預留伏線,就是10-12吋的中學篇人物,預計可能在下年推出,當全部人物放在一起,你會感覺到戴志偉等人是如何成長;小學篇人物還會繼續推出,不過會改以特別版形式,而且可能推出更冷門的系列。」
Sailor Moon史上最強可動性
搪膠製作費由20萬開始起跳,但Action Figure的製作費是它的數倍!香港玩具品牌Legend Studio多年前取得《海賊王》Q版Figure製作版權而名聲大噪,最近更推出《美少女戰士》Action Figure,堪稱《美少女戰士》系列最精細,技術令人讚嘆。Legend Studio創作總監Patrick指:「原形設計取自《美少女》系列第三輯SailorMoon S,造型較前兩輯修長及有少女味。最大改良是關節位多,公仔高13cm,一般同類公仔大概做40-50件組件,我們卻用了60-70件組件,關節活動能力大,分拆細,每件組件更可獨立上單一顏色,分色更準。」
其實此Action Figure系列差不多與《足球小將》搪膠公仔同期開發,但日本對此Action Figure審批要求極高:「以同尺寸Action Figure來說,這是《美少女》系列之中分件最多,連膝蓋金色彎月都是一件獨立分件,做工非常仔細。而且玩具配件亦特別多,逾30件手部及面相配件,史上從未出現過。」這是日本製作《美少女》系列Action Figure從未有過的高規格待遇。「長遠而言,日本方面的要求都是我們改進的空間。」單說Action Figure的可動能力,這款Action Figure簡直超越日本製品。
大鐵人17號最玩得
近期玩具界另一話題作,相信是大鐵人17號。Worldscope的策劃經理Cygnie指:「我們是日本公司,不過製作團隊中不少是港人。」而這部17號的原設計樣辦,是由紙模型製作出來的:「我們請來香港著名紙模型師設計17號的原型,再為它加入活動關節;好的玩具最重要是玩得,時下不少玩具要用鉗子來扭動關節,好易會爛,不是我們所要的。這隻17號絕對能玩!」
然而,網上亦狠批這隻17號無裝LED燈及背翼有偷膠,Cygnie解釋:「沒裝燈是要留進步空間,這款17號是我們第一隻作品,賣點是可動性,我們打算開發一款會變形的17號,並填補LED燈缺失的問題。而背翼偷膠不是疏忽,是預留一定的彈性,避免背翼轉動時因槓桿原理而折斷。」Cygnie亦證實今年底會推出18號:「初版已完成,現在修改階段,預計有LED燈飾、胸口槍炮在打開機艙時有連動設計,上色方面,表面有舊化處理。」
記者:朱崇德
攝影:鄧鴻欣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