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持續大雨令新界北部受災,天文台昨發出水浸特別報告達5小時,其間上水、粉嶺及打鼓嶺等廣泛地區水浸,多條道路頓變河川致車輛拋錨,更發生山泥傾瀉。大量雨水湧入村屋,淹浸農田及花圃,村民批評:「差唔多每年都浸,政府廿幾年嚟都解決唔到。」
受一道強雷雨帶影響,天文台昨早9時10分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其間上水、打鼓嶺、新田及牛潭尾一帶,一度錄得超過90毫米雨量。之後強雷雨帶逐漸向北移入內陸,直至下午2時15分取消。在這5小時內,共發生8宗水浸及1宗山泥傾瀉事件。
「政府廿幾年解決唔到」
粉錦公路水浸特別嚴重,道路恍如河川,駛經的車輛都要慢駛,多輛車輛拋錨,交通擠塞。有居民徒步到上水市區,轉車趕上班。附近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停車場,被雨水淹浸得如同水塘,有平治及寶馬私家車被浸沒了一半車身。上水華山村亦多處水浸,河水暴漲,村民需涉水而行。
另外,粉嶺大埔田,大量雨水湧入村屋。村民梁先生指,水深一度及腰,家中大部份電器被浸壞,床褥濕透;屋外種有通菜的菜田,約20平方米面積亦被淹沒,估計合共損失逾萬元。
梁先生苦說:「差唔多每年都浸,田又浸、屋又浸,政府廿幾年嚟都解決唔到。」同村另一個花圃同樣遭殃。而粉嶺鶴藪道,昨早10時許發生山泥傾瀉,一幅面積約20米乘30米的山泥塌下,幸無人被困。
渠務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稱,水浸成因主要是集水溝及入水口淤塞,未能有效排走短時間聚集的雨水,部份地方則因地勢較周邊地區為低。根據紀錄,現時全港共有10個水浸黑點,其中6個位於新界區;即新田石湖圍、丙崗、南華莆、林村谷盆地、汀角路船灣詹屋至黃魚灘段及洞梓路。署方強調,正就有關黑點制定防洪工程。
■記者周鴻熙、趙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