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周五為A股7月期指結算日,被視為中央暴力救市後的首個嚴峻考驗,由上周四起,中央打響期指保衛戰,A股連升六日挾淡友,但到昨日終於無以為繼,滬綜指挑戰4200點關口不果後,在尾市最後半小時迅速由升轉跌。現貨市場收市後,三大期指繼續下挫,大幅低水。分析師認為,A股此輪短線反彈可能已結束,後市將取決於救市資金如何退市。
記者:黃尹華
昨早A股走勢並無受到表現欠佳的財新PMI指數影響,滬綜指上午維持升勢,最多升近1.5%至4184點,但至收市前最後半小時,內地期指急跌,帶動滬綜指由升轉跌,收市跌53點或1.29%,收報4070點;深成指則跌236點或1.71%,收報13518點。兩市成交1.59萬億元人民幣,為7月以來最高。
在現貨市場收市後的15分鐘交易時段內,A股期指繼續插水,中證500期指跌4.68%,較現貨低水5.3%;滬深300期指跌3.93%,低水幅度為3.9%;上證50期指跌2.81%,低水幅度為2.7%。
IMF敦促中國退出救市
目前內地市場焦點關注救市資金會否退出,相關救市政策何時退市。昨日彭博引述消息指,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向中國表示,雖然救市可以防範市場嚴重混亂,但之後應當讓市場力量穩定股市,已敦促中國退出救市措施;中國官員則表示,救市措施只是暫時性的。
IMF將在今年10月進行五年一次的審議,決定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被視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有市場人士認為,IMF敦促中國退出救市措施,有可能增加中國壓力,短期內將救市政策和資金退市。
低位反彈20% 獲利盤多
另一方面,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高西慶昨日炮轟中央救市政策,指決策官員之前鼓勵股民入市,導致股價升至無以為繼的水平,而監管機構之間又缺乏協調,導致孖展水平過高。在危急發生後,又允許大量公司停牌,措施失當。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發文力撐,指監管當局穩定股市的政策方向正確、及時,且力度亦適當,達到穩定市場的目標。
對於A股昨日突然轉弱,國聯證券分析師張曉春認為,大市由滬綜指7月8日低位已反彈逾20%,不少投資者選擇獲利回吐,以規避中央在周末可能推出新政策的風險。
光大證券分析師趙揚表示,A股經歷此輪短線反彈後,仍要面臨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包括:救市政策如何退出?中央是否會持續放水?如何刺激疲弱的經濟?由於這些問題目前沒有明確答案,後市將更加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