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透過北京資產交易所(北金所),以底價680億元公開放售旗下南洋商業銀行100%股權的流程已經啟動,除了傳聞於6月底,已提交第2輪標價的中國信達(1359)及越秀集團外,央企華潤集團亦異軍突起。《彭博》引述消息說,華潤正考慮在下月25日南商掛牌限期前,提出具約束力的收購方案。
記者:劉美儀 黃珮琳
據了解,華潤於2010年與珠海市政府攜手,組建珠海華潤銀行時,已有拓展消費金融的意向,冀藉其全國超市網點華潤萬家超市,發展超市銀行等小微金融,但珠海華潤為地方性銀行牌照,南商旗下南商(中國)則為境外銀行內地註冊法人,可享全國性設分支行資格,故對於有意開闢金融領域的國企、或伺機突破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南商均具價值。
出價並非最重要
不過,熟悉監管機構消息指,南商放售須經金管局批准,買家出價是否最高只屬賣家考慮,非該局關注,若銀行最終控股人並非受該局監管的認可金融機構,買家必須展示足夠管治能力、具充足經驗專才團隊,才能向該局證明,收購有能力管治及營運港銀。
距離下月底限期仍有時間,分析說,不能在現階段評估那個買家會「冚旗」出局,或掄元機會大增,只可說限期前,6月底已提交意向價的買家仍可能入標。分別只是經北金所平台放售後,入標底價不能少於680億元,相等於去年底南商連物業重估儲備計的1.95倍市賬率。對背靠阿爺的中央及地方政府國企部門,資金當然絕非問題,惟分析指,水平亦要務實理性,若屬上市公司更需向股東交代。
《彭博》昨引述消息表示,華潤在南商放售早期,已曾表示參與興趣,表現未算最積極,但根據目前競價條款,仍可提交標書;惟報道又指,華潤與信達最終是否入標,仍存在不確定性,亦可能有新競投者出現。
另外,傳聞有份競投南商的越秀,旗下創銀(1111)昨發盈喜,該行預期今年中期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增長約80%至100%。
對於華潤及收標查詢,中銀香港發言人表示,根據中行(3988)及中銀早前公佈,南商資產經北金所放售的交易流程已展開,現時並無其他補充資料,該行會按上市規則,適時作進一步公佈。
星展唯高達董事李灝澐認為,中銀管理層早前在電話會議已提及,標價並非唯一考慮,還有其他因素評估,如買家對銀行營運的相關經驗,「喺呢方面(華潤)會輸蝕其他傳聞既買家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