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養魚場 細鱗含孔雀石綠 首次有本地魚樣本驗出

優質養魚場 細鱗含孔雀石綠 
首次有本地魚樣本驗出

【本報訊】本地養魚場首次有魚樣本被驗出含微量孔雀石綠,涉事養魚場更屬漁護署「優質養魚場」。被驗出含孔雀石綠的樣本是俗稱細鱗的斜帶髭鯛,有關批次並未流入市面。有養魚業人士指細鱗因生長期達2年,惟售價便宜,甚少本地魚場養殖,不明為何有本地樣本被驗出孔雀石綠。
記者:伍雅謙

漁護署指是在恆常監察中,於涉事魚場的同一批次抽取了3個樣本化驗,其中一樣本被驗出含微量孔雀石綠,惟署方未有透露涉事魚場名稱及驗出數量。據養魚業界人士指,細鱗屬鹹水魚,一條約重一斤多,雖然肉質滑甚受食客歡迎,但生長期長達兩年,批發價只約為港幣20至30元,不甚值錢,故很少本地魚場養殖,大多從內地入口。
馬灣漁業權益協會主席黎德全指雖然孔雀石綠可治療患病魚類,惟本地持牌鹹水魚養殖場,均用有孔的網箱養殖,落藥後也會在海中流走,故應沒有魚排會使用孔雀石綠,質疑是否海內殘留,又或運魚工具曾盛載有關化學物。

業界料其他地方進口

在三門仔經營休閒魚場的Danny,則對有優質魚場發現有孔雀石綠感奇怪,「孔雀石綠你𠵱家想買都好難買,連大陸都禁咗」。他相信出事細鱗有可能是從內地或其他地方進口。他續指,推行了10年的優質魚場計劃成效並不理想,因為品質控制嚴格導致成本高昂,「淨係飼料都好貴,本地已經冇飼料供應,大陸嘅又唔得」。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孔雀石綠被漁民當作殺菌劑使用,用來治理魚類疾病及除菌,惟在動物實驗證明孔雀石綠會致癌。不過,郭家麒呼籲市民毋須過份擔心,因為人體需要長期持續及高劑量吸收孔雀石綠才會可能致癌。他引述2005年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每人每日進食超過7公斤鰻魚或290公斤的淡水魚,而且長期進食,才有可能影響健康。
參加漁護署優質養魚場計劃的魚場,漁護署會每兩個月對其進行巡查,包括測試魚類是否含有殘餘孔雀石綠。現時香港有113間優質魚場,其中77間飼養海魚。

細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