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功能失調 八成人服胃藥無效

胃功能失調 八成人服胃藥無效

【中大腸胃病系列】
【本報訊】經常胃脹、胃痛等情況持續兩周以上,或是患上胃功能失調。中文大學曾進行大型社區調查,發現有11%人患病;腸胃專家指,胃功能失調成因除有胃動力障礙,亦與胃感覺神經過敏有關,「即警鐘誤鳴」,逾80%病人對一般胃藥無效,要用針對減輕神經線敏感的藥物才有用。
記者:嚴敏慧

中大醫學院2012年發表研究,發現11%本港成年人有胃功能失調(Functional Dyspepsia),即每周出現胃痛、胃灼熱、胃脹等症狀,不適程度屬中等或以上。中大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教授稱,胃功能失調半數患者介乎30至50歲,病因可分為胃動力功能出現問題,和胃感覺神經線過敏。

或由情緒引致

胃動力功能問題包括胃上部鬆弛障礙,即胃上部未能正常放鬆容納食物,「食少少會飽會胃脹」,部份病人則有消化排空問題,未能有效將大食物變成細食物。至於胃感覺神經線過敏,「食少少嘢,會以為食咗好多,好快會飽,又或者話胃痛,胃根本冇抽搐,只係個警鐘冇火冇煙都響」。
想避免胃功能失調,應戒除不良飲食習慣。胡表示,胃好像電腦程式般有記憶力,當有食物進入胃部,胃會自動擴張運作,經常食無定時、暴飲暴食,胃就不會工作;而內分泌或身體荷爾蒙改變亦會影響消化功能,故情緒也與胃功能失調有關。
不少病人在胃痛、胃脹時會食胃藥,但胡指出,不足20%病人服用降胃酸、幫助消化等藥物後有效,因為大部份病人並非純粹胃部動力功能問題,「如果係感覺神經出問題,咁食降胃酸藥都冇用」。近年研究發現治療癲癇症或焦慮症的藥物,有助減輕痛覺神經線敏感情況。要檢查胃功能失調,可進行胃排空及胃納測試,前者可找出食物在胃部逗留時間,後者則可測試胃容量,了解是否胃動力出現問題。
(系列之三)

胡志遠指胃排空吹氣測試,以二氧化碳量計算食物逗留胃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