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朗豪坊今年踏入10周年,鷹君(041)旗下鷹君市務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惠敏指商場的本土、中檔定位「企得好定」,使朗豪坊安然度過自由行放緩艱難期,即使代價是拒絕金、錶、珠寶等奢侈品商戶入場,十年來保持百分百出租率,舖租更有加無減,梁氏「完全冇後悔」。
朗豪坊2005年1月開幕,由市區重建局及鷹君合作發展,耗資110億元,當時政府希望由朗豪坊帶動旺角區的持續更新效應。10年後,相鄰的幾條「風月街」雖依然蓬勃,梁惠敏笑言對商場「完全冇影響」。
不受自由行減少影響
一般印象中朗豪坊充斥內地遊客,但10年來旅客只貢獻全商場收益約30%。10年來零售市道幾度起落,當旅遊旺區中心十步一金舖、五步一藥房,朗豪坊內現時只有5間珠寶鐘錶店,大型金舖更完全絕迹。
梁惠敏坦承不乏珠寶金行敲門希望入場,「佢哋(租金)價錢亦畀到」,但均遭到拒絕,堅持商場定位「唔可以跟時勢,有啲乜嘢就跟風」,認為當奢侈品銷售受自由行帶動而水漲船高時,中價貨依然有市場,而且大市變化「跟得有幾多?」。她承認高𥧌時期或不如行家賺得盡,但到近月市道放緩,「我哋更加可以保持到(銷情),2005年至今,未有動搖過」。
實際上,朗豪坊租金中,分成部份是底租4倍,雖然奢侈品單價遠比衣飾鞋履和餐飲高,但後者薄利多銷,在商言商,「(租戶)生意做得好,分成租好,得到利潤更加多」。因此朗豪坊「唔係淨係做業主租咗就算」,不止着重租戶有能力出價多少,亦致力提升人流和吸引目標客群。
根據朗豪坊母公司鷹君去年年報,朗豪坊平均呎租升14.7%至165.44元,租金收入增16.4%至7.35億元。梁惠敏更指10年來朗豪坊維持100%出租率,去年第四季雖受到佔領旺角影響,初期生意少不免受損,但市民習慣封路後已回復正常。
記者:黃翹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