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得悉販毒案是重審陪審員涉犯錯受調查

上網得悉販毒案是重審
陪審員涉犯錯受調查

【本報訊】高等法院去年審理一宗販毒案,涉案女被告經審訊後被陪審團裁定罪成,判監20年8個月。惟法官表示在裁決完結後,法庭收到一名自稱是該案陪審員的人士來電,稱另一位陪審員從網上得悉案件是重審,擔心會影響裁決。被告提出上訴,上訴庭昨表示會調查,並要求法庭書記及7名陪審員做誓章回答上訴庭的問題。
記者:黃幗慧

法官潘兆初昨指上訴庭有權調查事件,了解陪審團是否曾考慮法庭以外的材料,令裁決及判刑不安全。潘官表示會要求司法常務官按上訴庭的指示調查,包括要求原審法官的書記作誓章,交代當時接聽該自稱陪審員人士電話的情況。

恐先入為主影響裁決

此外,上訴庭亦會要求7名陪審員做誓章回答問題,但會提醒各人做誓章前,可諮詢獨立法律意見。據上訴庭初步了解,至少來電的陪審員及另一名陪審員,在裁決前有瀏覽過網上資料。控辯雙方事後可閱讀誓章內容,有需要可請相關人士接受盤問。
控方曾建議交警方調查,但潘官認為交司法常務官處理更適合。對於上訴庭的調查建議,控辯雙方昨均沒反對,上訴庭下令將案件押後3個月調查。
涉案女被告陳煥弟,被控在2011年用行李販運0.64公斤海洛英來港,首次審訊被定罪,判監20年8個月,但上訴庭指原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不夠持平,發還案件重審。被告再受審後,去年3月由陪審團以5比2裁定罪成,同樣判囚20年8個月。
處理第二次審訊的暫委法官邱智立在判刑後指,裁決後收到一名自稱陪審員的人士來電,稱另一位陪審員在網上得悉案件是重審,擔心對方會先入為主影響裁決。但邱官認為案件已審理完畢,指裁決有效,不會採取行動。
案件編號:CACC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