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個人遊」簽證來港的內地旅客人數,至今已連跌四個月,賺了多年「容易錢」的香港零售商,亦要面對現實,想辦法在環境轉變之下生存。既然生意無可避免要跌,商家想減輕震盪,唯有節流,其中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關掉一些核心地段的舖頭,或迫業主減租。
周大福(1929)早前已表明,如果旅客區分店續租時,減租幅度冇兩、三成,佢哋會放棄續約。另一珠寶零售商管理層亦指,目前傾緊銅鑼灣分店的租約,業主兩個月前仲企硬,現時已轉軚減租12%,但他們依然唔收貨:「仲係太貴喇!起碼要減40%,否則唔會考慮。」
瑞銀年初發表的報告,曾研究本港零售商的賺錢能力和旺區租金的關係,計算不同零售類別的每平方米產出(Unit returns),發現金舖、鐘錶店每日每平方米的盈利,是以10萬元開始起跳,相當於莎莎(178)的5倍,佐丹奴(709)、I.T(999)的15倍,港式茶餐廳的100倍!
自由行黃金十年,早已令香港零售市場扭曲到只有賣鐘錶珠寶才畀得起核心地段每月數百萬元的租金,就算租金由目前水平跌幾成,那些賣衫、做茶餐廳的,仍然負擔不起。近日逛銅鑼灣,吉舖數目之多令人心驚。那曾經是全球最貴租的商業地段,租金一旦真正回落起上來,跌幅將不會是一、兩成便可了事。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