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貨藥房劏客魚肝油$58變$5,800

正貨藥房劏客
魚肝油$58變$5,800

【本報訊】銅鑼灣遊客區有正版正貨藥房涉嫌以海鮮價劏客,過去兩個月至少5名旅客中招,他們報警不獲受理,涉款3萬多元。《蘋果》發現該黑店售賣同一藥物,不同店員會報不同價錢,最誇張是巿價200元的嬰兒魚肝油,分別賣980元及5,800元,相差近5,000元。
記者:張珮琪 洪藹婷 郭美華

掛有正版正貨標籤的銅鑼灣波斯富街聲望藥房被質疑「劏客」。

涉事的聲望藥房位於銅鑼灣波斯富街,杭州旅客瞿先生本月7日來港旅遊,當日他在該藥房購買嬰兒魚肝油,他稱當時店員指每瓶市面售200元的魚肝油只賣58元,他隨即以信用卡付款,取貨後離去。

瞿先生展示在聲望藥房以5,800元購得的魚肝油(左圖)及單據(右圖),單據顯示營業員的名字為李廣先(紅框示)。

藉把脈轉移視線

當晚返回酒店才發現原本賣58元的魚肝油變成5,800元,翌日他報警,警員着他向藥房理論,店員拒絕退款,他再向消委會投訴。他指「香港這麼國際大都巿也有黑店,始料不及,只能怪我自己沒核對清楚,這是一個教訓!」
記者巡視旺角及銅鑼灣區藥房發現同款魚肝油賣178至200元,換言之瞿先生買貴30倍,但受害不止他一人。一星期後,深圳居民董小姐亦在聲望藥房中招,她購買止咳藥(每瓶400多元)及跌打藥油等藥物,她原以現金支付,但職員游說她用信用卡,其間店員指她生暗瘡替她把脈轉移視線,最後她簽卡後離去。
她當日返回深圳,收到銀行短訊指該次簽賬萬多元,其後查單竟發現止咳藥由店員口頭說的400餘元變成8,888元。翌日她來港到藥房要求退款被拒報警,警方列糾紛事件。深圳旅客葉先生5月中亦在該店舖買同一款嬰兒魚肝油,他亦以信用卡付款,之後才發現售價980元,其後來港要求退貨不果報警。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指正版正貨標誌原可給予消費者信心,但該黑店貼該標誌卻以海鮮價劏客,十分諷刺,希望當局加強巡查商戶銷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