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雨裝當潮服 靚女農夫不怕雨

【扮靚籽】雨裝當潮服 靚女農夫不怕雨

【扮靚籽:時裝絮語】

今周不是雷暴就是大雨,添置已久的「落雨look」可以大派用場!但生於農家、「珍姐農場」創辦人珍姐的細女陳美儀並不期待:「一打風,栽種的都沒有了。」從前打風,美儀一家就身披雨衣、穿上笨重雨靴踏遍泥濘。眼見這些新推出的防雨衣物:透薄不焗身的斗篷雨衣、輕便易攜的雨靴、款式多多的膠鞋,她覺得難以置信。然而,也許一雙腳習慣了雨靴的重量,皮膚習慣了焗身的雨衣,身體成為一把天然的量尺,只要穿上,就知道這些新產品用料如何。

天未亮,母親珍姐已跑到田裏去,數十年來風雨不改,由早上幹至中午太陽最猛烈時,又趕回家去煮菜,即使是午飯,依然四餸一湯。或許多年來習慣了勤快的腳步,明明家與田只有三十秒的路程,珍姐的步履依舊急速,她腳穿的依然是一雙笨重的雨靴。美儀憶述黑膠長雨靴,下雨天後總會令一雙腳發臭,有時雨太大,湧進鞋裏,吸啜雙腳,疼痛難耐。那時沒有勞工手套,一雙小手冒出水泡,血水還在泡裏滾來滾去,加上沉重的雨靴,美儀從小體驗到父母每天舉步維艱的日子,常怨:「為何整村只有我爸媽是農夫?」5歲的小女孩就要下田割菜、除草、堆肥,「最辛苦是掘坑。若泥堆滿田與田之間的小坑,就要穿着雨靴爬泥,很重很累。」如今,盯着腳上一對過千元Aigle時尚雨靴,又輕又美,講求甚麼流線型設計,令小腿修長,她的母親仍穿那雙又重又霉的爛膠黑靴,但母親從未吐一句怨言,想到過往數十年,爸媽擔起這頭農家,養大了四兄弟姐妹,還有兩頭狗和一隻貓,好不容易捱過了幾許風雨飄搖的日子。

Emma(左)Mo&Co.秋冬季磨砂透明雨衣 $1,990(a);Dusen Dusen絲質短裙 $980(a);幾何圖形頸鏈 $660 (a);Vivienne Westwood 膠質羅馬鞋 $990(b)
美儀(右)Cath kidston 碎花雨衣 $1,290(c);Melissa Love System Now白色膠質sneaker $900。(d)

記者推介這個專營防水衣物的丹麥品牌Rains,其物料輕身,而且有透氣孔,保證不焗身。
Rains中性雨衣 $980(f);Elbert Chong網料裙 價錢待定(g);Hunter黑色膠質運動鞋 $460(h)

Aigle一向以人造橡膠聞名,TRANSWAY系列的連帽斗篷方便易攜,美儀認為雨靴亦夠輕身。
Aigle斗篷雨衣 $1,280及紫色短靴$1,680(j);Jennifer Loiselle 「Be Mine」膠耳環$390(i);日本手繪透明橫間雨傘 $200(k)

不宜戴雨衣帽 易入水

「以前的颱風很厲害!」珍姐話未說完,美儀就接上:「連屋頂都吹走吖嘛!」這番話,珍姐一說,就三十年。天文台不能發錯消息!聽到風快要打到來,美儀一家就嚴陣以待,全部穿上雨衣趕往田裏收割。今日穿上Cath Kidston又薄又透氣的開胸雨衣,一年四季下田上街都能穿,就覺得不可思議。「小時候打風,雨衣內要穿長袖衣服,否則塑料貼實皮膚,特別焗身。」不過,多年來的經驗,美儀累積了穿雨衣的心得:「我們不會戴雨衣的帽子,因為戴上雨衣的帽,雨水就會從領口湧進來。我們戴寬闊的草帽,雨水就不會阻礙視線。」他們還會架起竹棚,紮緊繩索。從前元下村近河,每逢颱風、大雨、深圳排洪就水浸了,整條村頓變成一片海,看不見路,走路時份外留神。「父母還冒險到屋外打撈,不是為農作物,只為了僅餘的竹棚,因為一吹就沒有了。」美儀細想過去,也許每個夏季必經幾場雨,「每次打風他們就默不作聲,不停地在家裏忙着,來回踱步。」長大了,美儀明白這叫坐立不安。

Samantha Thavasa最新推出Clear Pochette 透明手袋。 $760(e)

本地設計師Fabcessories 手製黑膠手袋。$580(l)

敵過颱風 不敵東北發展

十多年前珍姐轉營有機農田,以為是商機,原來是另一場風雨。有機番茄醜陋和因供應過多,被蔬菜統營處「彈鐘」,一家大小吃不完,倒回田裏做肥料,比打風吹倒更無情。以前珍姐三催四請美儀才肯下田,現在有了家庭,反而假日都在田裏幫忙,還將農作物拍成照片放上網,吸引客人前來購買和參觀農田。現在,美儀為家裏的田引以為傲。「在農家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夏天清洗小井的污泥後,跳入井暢泳。不過,可能附近建起高樓,近年颱風都很『弱雞』。」捱過數十年的風吹雨打,亦敵不過東北發展計劃,「很快便收地,盡做啦!」

Hunter 拼色長雨靴。 $1,480(h)

Vivienne Westwood
粉紅高跟膠鞋。 $1,860(b)

紳士鞋品牌Brogue與老佛爺Karl Lagerfeld聯乘系列。 $1,100(d)

雨衣變時尚進化史

19世紀:發明橡膠雨衣

1953年,伊利莎伯女皇穿着一件Mackintosh的雨衣。 19世紀初,蘇格蘭一位化學家Charles Macintosh研發出以煤焦油、清油、橡膠溶液黏合兩層橡膠成的防水雨衣物料,並於1823年取得專利及成立品牌。
柯德利夏萍於《Breakfast at Tiffany's》中穿着的正是Burberry的trench coat。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雨衣物料大有改進,出現四季能穿的雨衣。當時Burberry擁有擋風防水物料cotton gabardine的專利,當時更成為雨衣軍服的專用公司,為英兵設計雨衣,因此設計冠以trench coat之名。(trench解作侵佔)

30年代:裙款與斗篷面世

30年代出現裙款的外套以及斗篷設計,雨衣開始成為時尚服飾,當時更流行白色的雨衣。

40年代:透明雨衣

透明膠的雨衣是四十年代的產物,所用物料名叫Vinylite plastics。

50年代:設計突顯女性韻味

1950年Balenciaga將經典的束腰、裙裝設計加入雨衣,更造就六十年代塑膠雨衣的流行。

60年代:糖果系立領款

60年代的時裝鮮豔奪目,流行膝頭以上、寬鬆裙款、拿破崙立領、糖果色系、PVC膠的雨衣。直至七十年代,雨衣成為必備的時尚衣物。
圖中為1966年YSL一則由Jean Louis Guégan操刀的雨衣廣告,以"They made rain fun, give me slicker."作宣傳。

現代:雨衣營造層次

近年流行透明膠的雨衣營造層次感。圖中為Burberry 2011年FW11。

防水妝Tips

防水配方眼影
12裸色眼影包括五款啞緻及七款亮澤色系,輕易地打造層次感,而且採用微細持久顯色粒子,細膩粉質更不會因眼部肌膚動作影響而產生褶痕,加以防水配方,令妝效持久顯色。

Maybelline
The Nudes Palette 12裸色眼影盤$139

改良版睫毛液
有指第一代Volum’Express Big Eyes Mascara 不防水,這款第二代加入防暈染薄膜配方,令睫毛鞏固持久,更能輕易掃出放大眼睛135%的效果。

Maybelline
美瞳濃密雙刷頭睫毛液 $129

(a)Matter Matters Gallery K11 SELECT 101號舖
(b)Vivienne Westwood 銅鑼灣百德新街42-48號B號舖
(c)Cath Kidston 觀塘 APM UC-11
(d)Melissa 海港城2604A
(e)Samantha Thavasa 銅鑼灣時代廣場502號舖
(f)Kapok 灣仔星街3號
(g)Elbert Chong www.erbertchong.com
(h)Hunter 九龍塘又一城LG2層
(i)The Refinery PMQ S410
(j)Aigle 又一城 L2 層 09 號舖
(k)Storerooms 旺角西洋菜南街42-44號4樓
(l)Fabcessories PMQ B座 H312

化妝師:Ringo Wong@Maybelline
場地提供:粉巔坪輋元下村珍姐農場

記者:陳芷慧
攝影:黃子偉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