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泛太平洋錦標賽力壓費斯等勁敵奪冠後,來自澳洲的麥伊禾正式躋身頂尖泳手之列。 在明日展開的俄羅斯喀山世錦賽,這位鍾情天文物理學的游泳界「伽利略」,將伴隨強勢復出的老大哥赫傑,帶領澳洲男子泳隊出戰。
今屆世錦賽有多位男子名將缺席,包括萩野公介、安格爾、曼紐臣、費斯及朴泰桓,正是新星崛起之時。21歲的麥仔童年志願當太空人,及後主攻天文物理學,現正就讀科學學士二年級,主修物理及數學。每日在泳池晨操晚練、其餘多半埋首做功課及溫習的麥仔,對天文物理學的着迷程度,不下於電影《霍金:愛的方程式》所刻劃的霍金;有時訓練感到太辛苦或沉悶,他就會轉投物理及數學的懷抱。麥仔連閒時在社交網站與粉絲互動,內容也圍繞天文知識、教物理學生計數,甚至拍片表演於89秒還原扭計骰。
宿敵缺陣力爭雙金
去年澳洲全國賽,麥仔於100自造出47秒65的個人最佳,較同胞曼紐臣上屆世錦賽奪冠的47秒71更快,今次目標是造出更快時間:「理論上,若我能刷新自己的最佳紀錄,應至少能得到一面獎牌──儘管理論跟現實沒有必然的相關系數。
我當然會思考站上頒獎台的機會,但這超出我所能控制的,所以不會太分心於此。」口裏強調不介意成績,實際上麥仔很享受證明自己:「當黑馬的感覺很好,因為我有機會以實際行動為一些人帶來驚喜,同時令其他人鼓舞。」幾乎每句說話都能扯上數學和天文物理學的他,又以彗星比喻精英泳手:「一個大型比賽結束後,我們都會飛走,遠離大眾的視線以外;之後一直進行訓練,就像消失了一樣。」隨着曼紐臣因傷退賽,衞冕200自的法國強敵安格爾同樣缺席,麥仔有力一舉奪走兩項世界冠軍頭銜,但他仍故弄玄虛:「從統計學上看,這的確為我帶來了機會,但參賽的所有泳手皆可受惠。」
孫楊挑戰短途200自
與麥仔一同領軍的,還有第六次征戰世錦賽的35歲老將赫傑。赫傑上次參賽已是八年前,當年主場出擊下在400自奪銀。雖闊別泳壇六年,赫傑重投訓練半年就取得不俗成績,令他信心大增,目標直指里約奧運參賽資格。
中國隊則由衞冕400、800及1,500自的孫楊領軍,他更「越界」挑戰更短途的200自;另一焦點則是去年亞運勇奪四金的「男神」寧澤濤,他出發前特意剪髮以新造型征戰(圖),卻坦言強敵當前不敢自大:「自己的目標是前八名,這已是一種奢侈的感覺。」
文:紅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