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梁振英「換人」的圖謀詭計 - 盧峯

蘋論:梁振英「換人」的圖謀詭計 - 盧峯

看梁振英前天公佈主要官員變動的新聞片段時,你會以為他是在宣佈甚麼新計劃或大喜訊,又或特區政府取得甚麼驕人成績,因為他的態度是那麼愉快,露出的笑容是那樣得意!實情是,梁振英「撤換」了兩位局長,換上的是看來更不濟,更欠缺說服力的人。
看「撤換」官員的各方反應,還以為「被辭職」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犯上了甚麼刑事罪行或爆出了甚麼貪污、桃色醜聞,以致不但沒有能得體的向公眾解釋為何忽然辭職,還得「倉皇辭廟」,下班時匆匆交帶工作後就離開政府,只差沒有像私人公司被裁高層那樣由保安押走而已。更奇怪的是,不管政府方面還是離職的官員都沒有提出甚麼合理、有說服力的解釋。政府高層方面一邊說惋惜卻沒有半點慰留之情。鄧國威稍好一點,至少提出個「一些預計不到的家庭理由」作下台階,曾德成則只說「樂意」退休,為何突然要退休則沒有說,還說功過自有公論之類的說話。像這樣陰陽怪氣的官員調動不但前所未見,更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更是對公眾的侮辱。我們強烈要求梁振英清楚交代突然「撤換」兩位主要官員的理據及原因,一方面減少社會上的猜測及混亂,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護政治體制的規章制度。

官員非家臣 須交代原因

首先該明白,主要官員不是特首的家臣,不是特首私人侍從可以讓他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主要官員包括局長是行政體系重要成員,有他們本身的憲制地位。主要官員既要向中央政府負責也要向市民負責,特首要調動或撤換他們不能單憑長官意志,必須有合理的理由及考慮,並要向公眾交代,以顯示從特首到特區政府辦事包括人事任免都有規有矩,有根有據,非由一人任意妄為。偏偏今次重要人事任免卻完全是黑箱作業,事前沒有任何徵兆或警告,事後也沒有合理及清楚解釋,這完全是不尊重體制,不尊重市民的表現。
當然,過往問責官員也有下台離職的情況。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就因為偷步買車出現利益衝突而自行辭職,前保安局局長、現任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則因為硬推23條立法激起五十萬人上街而不得不自行引退,黯然下台。對市民來說,他們下台實在理所當然,大家不會有甚麼疑問。曾德成、鄧國威兩位局長表現雖不算突出,也各有本身的缺失,但他們既沒有像葉劉那樣在政策上犯大錯,也沒有像梁錦松般出現個人誠信操守問題,梁振英拿他們開刀理由並不充份。事實上比他們庸碌無能的局長大有人在。教育局那位吳克儉局長上任三年不但一事無成,還弄的教師、學生天怒人怨,要追究及問責的話,吳克儉理應早早下台。
還有那位負責土地開發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他既陷入劏房醜聞,又涉及酒駕立下不良榜樣,在土地開發及建屋計劃更是無法達標。要說撤換官員,他理應是必然之選。現在,梁振英整頓班子,卻沒有向最無能、誠信問題最大的人開刀,這只能反映他重視的是關係親疏而不是能力及誠信,只能反映他把政府管治團隊視為「梁粉俱樂部」,只容得下跟他臭味相投的「梁粉」!

培育梁粉 增加連任本錢

至於新任命的人選顯然比原來的局長更不濟事。升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劉江華政治立場搖擺不定,是典型跟紅頂白的人物,再加上親中政黨背景濃厚,敵視其他政黨,由他掌管地區事務,由他控制政府投放在社區的大量資源肯定令政府在地區參與上進一步向建制派及某些政治力量傾斜,對其他民間團體、政團則肆意阻攔打壓,甚至可能改變政府部門在選舉上的中立、獨立角色。同樣可慮的是新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張雲正。他的資歷不算深,獲破格升任公務員之首意味梁振英對公務員的任免、升遷有更大影響力,變相令政治考慮及壓力不斷滲入公務員系統中,令它的政治中立傳統受到破壞。
也許,梁振英公佈消息時的笑臉是因為去掉舊人安插新人後他可以更名正言順的在地區及公務員體系內培育更多「梁粉」,鞏固權力及增加連任的本錢,大家可得對今次陰陽怪氣的人事變動提高警惕!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