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般咸道百年古樹倒塌,樹木專家詹志勇懷疑是大樹附近的道路工程挖斷部份樹根,令大樹不夠力抓着泥土而突然塌下。而長春社總監蘇國賢則認為,今次大樹連根拔起並扯毀護土牆,情況罕見,亦為當局檢查塌樹風險的做法響起警號,應同時派工程師檢查護土牆的承受力,以策安全。
詹志勇質疑涉人為因素
身兼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的詹志勇,昨在塌樹後到場實地了解。他發現塌下大樹的樹根向後生長,附近路面有多個曾經進行工程而挖出的坑,而大樹近牆的根部被挖斷。他指每次開坑都會傷害樹根,大樹未必有足夠時間生回被挖斷的樹根,加上受大雨影響,令大樹不夠力抓着泥土;質疑今次塌樹事件涉人為因素,令大樹在大風雨下倒塌。
另一位樹木專家蘇國賢指出,過往發生石牆樹倒塌,一般護土牆牆身完好,只是大樹倒下,但今次是大樹連根拔起並扯毀護土牆,情況比較罕見。他指事件正好反映當局進行石牆樹的塌樹風險評估時,不能只檢查大樹的健康情況;即使大樹健康無問題,護土牆的結構亦可能出問題而發生塌樹事故,故當局同時應由工程師檢查牆身結構。
政府早於2004年推出《古樹名木冊》,現收納了483棵古樹(不包括昨日倒塌的細葉榕古樹),屬於石牆樹的40棵古樹中,有29棵同為細葉榕品種;同處於中西區的則有36棵。
據樹木管理辦事處發出的《石牆樹管理指引》顯示,過去塌樹記錄中,發現石牆樹倒塌的主要模式是在颱風等惡劣天氣下被連根拔起,或主幹及樹冠本身太重及風力太大,也會倒塌。
■記者黎國剛、鄧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