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綠大戰的參選人終於決定了,國民黨正式提名洪秀柱成為總統參選人,一時間,國民黨彷彿士氣大振,大喊團結迎戰綠營女帥蔡英文,特別看媒體的報道會有這樣的感覺:雙雌鬥似乎頗有看頭,儘管綠營持續領先,但似乎頗有一搏的機會。
是這樣嗎?其實答案很明顯,國民黨現在的態度其實是吹着口哨過公墓,自己給自己壯膽而已,一旦選戰開打,將是慘烈的一面倒態勢,這是一場知道結局的選戰,結局毫無懸念的是綠營重新執政,國民黨不但會喪失執政權,甚至在國會席次上也將失去過半席次,換言之,國民黨不但喪失過半地方首長,未來將在政治三領域均是弱勢,綠營將是全面執政,此次執政將與當年陳水扁執政不同,陳水扁雖是首度政黨輪替,但在地方與國會均屬弱勢,換言之,這次將是民進黨邁向長期執政的最佳機會。
結局已確定,那麼這場戲還有甚麼好看的呢?不然?選戰不比懸疑戲,即便知道結論還是有很多面向值得關注,對於港民,擇其大者有二者必須關注,第一、民進黨在執政後,對於兩岸關係與主權爭議,所提出的「維持現狀」主張的實質內涵如何充實跟具體落實。第二、國民黨在敗選之後,會不會徹底淪為高度意識形態的邊緣化政黨?
「空心蔡」路線含糊惹疑慮
民進黨在確定總統大選贏面如此大的局面,在選舉策略必然保守地走含糊策略,換言之,被稱為「空心蔡」的蔡英文必然還繼續是「空心蔡」,無論客觀局勢與主觀蔡英文的人格特質,要她說清楚、講明白必然是不務實的,曾經與蔡英文(時任陸委會主委)共事過的台灣軍事專家,也是前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教授也曾對筆者表達蔡英文特質就是不輕易表態,但這確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最關鍵的變數,近期蔡英文訪美表達維持穩健兩岸政策的誠意,美方目前抱持肯定的態度,但到底走向如何,對岸能否接納仍充滿不確定。
日前,林中斌預言,綠營執政之後,很有可能出現雪崩式的斷交潮。這個憂慮也獲得前副總統呂秀蓮的認可,在中國崛起的過程當中,台灣目前的二十三個邦交國,某個程度是靠馬政府外交休兵與對岸默契來維持,未來不必中國刻意挖牆角,台灣邦交國就會自己投靠中國,或者趁機跟台灣獅子開大口討好處,最近馬英九出訪邦交國危地馬拉,危國總統就一手幫馬英九慶生,一手無顧外交禮儀,開口要馬送他們一個港口,正就是例子。民進黨對此惡化局勢是否準備好?國民不知,是放軟,還是強硬,也不知,台灣到底要在未來中華文化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還是不知,短、中、長期均沒有清楚的論述,這要靠台灣的輿論界迫使民進黨提前揭露底牌,不過目前看來並不樂觀。
國民黨的問題是在洪秀柱大敗之後,將採取怎樣的因應措施,當前國民黨是兩派人馬的混合物,一派是繼承四九年來台老國民黨意識形態的所謂國民黨右派,情懷是大中華主義,另外一派是台灣地方派系的結合的所謂「本土派」,沒有特殊的中心思想,而是務實主義者,在乎的是具體政治利益,洪秀柱此次出線已引發以王金平為首的本土派嚴重危機感,洪秀柱的確在中南部沒有票源,有立法院本土派立委無限悲觀,甚至認為不但無助立委得票,反而是有害的,他們私下喊出的席次是「五十席跌到三十席」。洪初選時雖高支持率輕騎過關,一時似乎是台媒稱呼的「B咖變成A咖」,但初選之後,支持率迅速退潮,更證明「初選是綠營支持者暗助」的說法。初選之後,洪秀柱頻頻失言,更證實B咖最終還是B咖,Cinderella在十二點之後,還是會變回灰姑娘的。現在正就是過了十二點了。
演變出這樣的局勢應該是經濟學所言的囚徒困境,藍營幾個有機會角逐大位的A咖,包括吳敦義、王金平都陷入了「先表態劣勢」的情形,均無意主動表態,均等待徵召,國民黨才淪入沒人料到之「B咖上台的悲慘世界」。
朱立倫固守地盤待時機
性格決定命運,國民黨當前最具實力者朱立倫出身會計博士,性格保守且精打計算,號稱「政治精算師」,他雖自稱「這次不當選手,要當總教練」,替自己打的算盤卻是棄守此次大選,固守新北市的地盤,徐圖未來,最明顯的證據是身兼國民黨主席的他,在中常會居然禁止中常委談論選舉,只能談救援八仙事件,與馬總統冷淡已久,卻為塵爆奔往總統府尋求中央協助。不在乎選舉成敗,在乎固守根據地十分明顯,但這樣保守策略也挫傷他作為國民黨共主的地位,四年後能否再取得大選門票,也埋下變數。
國民黨局勢雖不樂觀,但泛藍營有兩方人可是樂開懷,一派是素有能吏之稱的宋楚瑜重新獲得舞台,在三者(蔡、宋、洪)支持度民調當中,宋甚至超越洪秀柱,為有沒有可能發生藍營棄保,添下了變數。另外一個開心方的是深藍選民,深藍選民在李登輝總統民主化之後出現的不可避免的庸俗化、本土化生了悶氣好久,這次極右派洪秀柱出線可讓他們吐了一口大悶氣,他們才不在乎國民黨能不能持續執政,他們在乎的只是旗幟鮮明地、光明正大的打一場選戰,國民黨邊緣化又如何呢?媒體上,看到大量對國民黨選情樂觀的文章,由此來看,台灣媒體圈,存在大量藍血人的說法,頗有可能呢?
楊泰興
台灣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