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就特別提款權(SDR)貨幣進行檢討。儘管資本賬可自由兌換並非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先決條件之一,但確能有助一國貨幣變得更為「可自由運用」,而「可自由運用」是一項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判斷為準的法律要求。
為增加成功納入為特別提款權貨幣的機會,中國正通過進一步放寬跨境投資組合的投資監管、開放資本市場,以及修訂整體外滙監管條例,目標為於今年內向實現資本賬的全面可自由兌換邁進(儘管其開放程度未必達到大多數成熟市場的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於3月宣佈,中國將於2015年實現人民幣資本賬可自由兌換。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預計今年餘下時間中國將在開放資本市場方面實施進一步改革,以鼓勵雙向投資組合的投資流動。中國當局希望透過推出更多資本賬自由化的措施,為人民幣獲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鋪路,進而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鼓勵跨境投資組合資金流動的所有新措施,包括推出滬港通、批准境內互惠基金參與互聯互通,以及公佈基金互認措施,均在短短7個月內出現,遠較預期為快。
短期而言,我們預計海外借貸、跨境人民幣支付、上海自貿區企業的雙向人民幣資金池,以及存款利率自由化的規定,都有望進一步放寬。
若資本賬的進一步自由兌換令人民幣躋身特別提款權的主要貨幣,或可提升中國的金融地位,從而與其上升中的經濟地位相稱。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將鼓勵環球機構加大投資於人民幣這種投資不足的貨幣。以上種種因素最終應可推動人民幣發展成為環球儲備貨幣之一。
王大智
摩根資產管理香港及中國零售基金業務總監
( http://www.jpmorganam.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