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發燒專科】
《FIFA》年年出,每年都不外乎是加隊加人,誠意欠奉!但來到《FIFA 16》,有幸獲邀到新加坡與英超球星同場齊試新作,今集在攻防、動作、AI都有新元素,特別是新加女子足球,新意絕對是近年之冠,難怪「新魔獸」盧卡古玩到好似踢真波般投入!
新魔獸:今集更真更投入
今次到新加坡試新的《FIFA 16》,據官方說是暫時最新最接近正式推出的版本,而重點除了和世界各地記者們試玩外,就是大會邀請了在新加坡踢英超亞洲挑戰盃的愛華頓球星同場試玩,當中最具名氣的當然是「新魔獸」盧卡古。四名球星分別和四位來自世界各地的《FIFA》好手組隊打四強淘汰戰,或許是入球觸覺早已入血,盧卡古在遊戲中同樣有極強入球力,入球後更動作多多兼歡呼,又寸隊友「屎波」,玩得非常投入,結果更贏得冠軍。雖未有機會專訪他,但從他的手勢和熟練度已知他明顯是《FIFA》長期粉絲,而從其他傳媒訪問中亦偷聽到盧卡古說:「今集遊戲的畫面和動作都更真實和細膩,令我玩得更投入!」不過如果我是愛華頓球迷就會希望他不會沉迷打機,在現實比賽中入球更實際吧!
實試!攻守動作多元化
睇人玩不如自己玩,實試當然還是重要環節,《FIFA 16》強調加入了不少新動作和AI的提升。而實試中最能感受的便是動作的多樣化,例如防守時鏟球後只要即時按掣,便可立即起身,減少鏟球失敗後的失位危機,隊友或敵人在防守冇帶波入楔球員時,亦明顯更懂得爭取身位和封住傳球路線,表現得更人性化和聰明。防守強了,進攻自然要有更多板斧對抗,試玩時試用新加的無觸碰盤帶,就是玩家可隨意控制觸球時間,在無觸球的情況下玩假腳假身,但可能未完全熟練,成功率不高,這遊戲甚至有雙腳夾波跳起的特別動作,而一如近代《FIFA》,速度和腳法遠不及身位平衡的威力,例如用尼馬時,速度腳法雖強,但遇上大隻後衞時,即使波過到,人亦未必過到;相反用「球壇呂布」伊巴謙莫域,雖未必能放甩,但利用身位盤帶就拉極都唔跌,在今集防守更醒目的情況下,個人獨闖反而意外地有更強威力。
引入女子隊 腳頭勁
除了新動作和更聰明的AI,女子足球的加入亦是今集遊戲的重點,《FIFA 16》製作人Matthew Prior:「其實早就有這構思,加上今年女足在現實中的表現亦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相信這會帶給玩家全新的體驗。」據官方表示,遊戲中女子足球員的動作,全根據美國女子足球員的動作做數據記錄。試玩時亦會感覺到動作跟男足稍有不同,印象較深的是,女足遊戲並未如我想像中速度慢、射球較弱,反而是腳腳七注,力度角度兼備,同樣刺激!不過個人來說對女足投入感始終較低,吸引力不大。
「教練功能(FIFA Trainer)讓新手老手都可有技術提升,是很新穎有趣的玩法!」Matthew說。所謂教練功能,其實就是在比賽上球員頭頂會在不同時機出現不同指令,例如近門時會有一般射門、笠射等按鍵方法提示,教你攻門。玩家更可按程度調校不同難度的提示,對提升技術有極大幫助。不過試玩就發現此功能或較適合單人遊戲時使用,因雙打(或更多)時,攻防同時有指令提示,令畫面有點亂,未必能看得清楚。
訪問製作人:我是曼城粉!
記:記者 M:Matthew Prior
記:
PS4和Xbox One都有新的VR技術,會否是《FIFA》未來的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M:
我們一向會注意這些可提升遊戲體驗的新技術,如果有實際效用,我們也會引入。
記:
會否針對不同地區,加入更多地區的聯賽,如香港聯賽的球隊球員?
M:
我們一直都在做,但球員球隊的使用權費用等問題相當複雜,我們會繼續努力。
記:
今次新加坡的英超亞洲挑戰盃感覺如何?
M:
可能是初賽關係,講真賽事不算刺激,但我卻感到新加坡球迷的熱情,而我相信決賽必定會更精采。(訪問時並未舉行決賽)
記:
你喜歡哪一隊球隊?
M:
我是曼城的粉絲,講真好幾年前支持曼城真係幾慘,當時從沒想過曼城能有如今的成就,當然亦沒想過會有那麼多世界級球星加盟,上屆未能奪冠當然有點失望,希望今屆會踢得更好!
記者、攝影:韓繼聰新加坡直擊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