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阿健熱愛籃球,但近年受腳踭後的阿基里氏慢性肌腱炎影響,患處經常紅腫熱痛,嚴重影響練習和比賽。嘗試過不同治療,包括服藥、物理治療、針灸、中醫跌打,但效果不太理想。一個月前,他在內地接受葡萄糖增生注射療法(Dextrose Prolotherapy),情況未見好轉之時,上星期緩步跑期間阿基里氏肌腱突然斷裂,需手術駁回。
處理慢性肌腱炎,例如髕骨肌腱、阿基里氏肌腱、肩袖炎、網球肘,一直是運動醫學專家的挑戰。很多傳統的物理治療方法,以至衝擊波或針灸等,都不一定能將問題解決。手術有一定創傷性,術後病人要積極康復以解決疤痕增生和肌肉萎縮,故不少運動員會尋求創傷較少的治療方案。因此有醫生建議使用注射治療法處理頑固慢性肌腱炎。常見有類固醇,近年亦有醫生嘗試使用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或高濃度葡萄糖作注射用,這些注射療法安全和有用嗎?
注高濃度葡萄糖或致併發症
類固醇治療不同慢性肌腱炎已有幾十年歷史,能壓抑炎症、減少痛楚和黏連、紓緩症狀,但不能徹底根治問題。注射方法不當或濫用容易引致併發症。至於高濃度葡萄糖注射療法近年亦多了醫生採用,理論是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到受傷肌腱,刺激自體受傷組織修復和強化受傷組織,但這理論暫未被醫學界廣泛接受,亦有病人使用後出現併發症。至於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療法(Platelet Rich Plasma,PRP),醫生從患者抽出血液,以離心機將血液中的血漿分離並活化,注射到運動創傷部位。因PRP有高濃度生長因素,醫學界期望PRP能加強受損組織修復和癒合。
無論是高濃度葡萄糖或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縱使有非隨機對照研究支持,但現時仍缺乏高質量對照研究支持廣泛應用,故接受這類療法應了解效用和風險再決定。
隔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恒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