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爆發毛黴菌感染事件,醫管局指病菌源頭相信是香港仔深灣的ISS洗衣工場,本報昨致電該公司查詢,但未獲回覆。受事件影響,共有15間醫院及診所的病人被服需要回收,醫管局已即時暫停深灣洗衣場為醫院清洗病人被服,暫改由柴灣洗衣場提供相關服務。
其他洗衣場無毛黴菌
醫管局昨在記者會公佈出事的深灣洗衣場,是由外判商ISS Mediclean(HK)Ltd(下稱ISS)營運,該洗衣場負責服務醫管局轄下港島西聯網7間醫院、港島東聯網4間醫院,以及九龍醫院、靈實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及西營盤診所,佔本港公院大約13%的洗衣服務。
據醫管局於2012年瑪麗醫院的通訊資料顯示,深灣洗衣場每月處理洗清病人被服的數量逾80萬件,外判商並訂立主要成效指標,確保洗衣服務質素及供應量達標。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吳和貴表示,已要求深灣洗衣場全面進行消毒清潔,直至調查結果;至於其他洗衣場如屯門蝴蝶灣、壁屋及柴灣洗衣場等,經抽查被服樣本化驗後,證實並無毛黴菌。
懷疑是病菌元凶的深灣洗衣場昨日如常運作,員工忙於處理從醫院收回一批又一批的病人被服,部份員工戴上口罩及手套工作。現場消息指出,該洗衣場平日中門大開,昨日卻重門深鎖,不停有載運衣物的貨車出入,員工用手推車將衣物推入洗衣場,並且放在輸送帶上處理。
昨傍晚6時許,深灣洗衣場員工陸續下班,有員工被問及工作安全問題時表示:「我哋為咗搵食啫,呢啲係公司問題!」另一名雜工表示,公司有提供安全措施包括口罩、面罩及保護衣等。他又透露,昨晨有衞生署人員到洗衣場,相信是調查毛黴菌感染事件,他說:「洗衣場目前零感染,自己冇感染,健康,有工返就得。」
深灣洗衣場原由懲教署營運,外圍築有鐵網,現已交由外判商ISS負責營運。據悉,外判商的母公司屬於全球設施管理服務集團,在香港聘用逾1.2萬名員工,為商住樓宇、工業及運輸業提供清潔及管理服務。
香港洗衣商會秘書周漢強表示,毛黴菌會在潮濕環境下繁殖,假如用膠袋盛載洗完但未乾的衣物,在封密的環境下可能會出現「倒汗水」而令細菌滋生。他續稱,洗衣時加入漿粉可令衣物筆挺,通常是用粟米粉或化學粉,如粉末儲存不當也可能滋生病菌。
■記者翁鈺輝、簡明恩、徐雲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