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跳班 - 左丁山

尖子跳班 - 左丁山

中學文憑試放榜,產生11位狀元,六男五女,全部要入讀醫科、藥劑、法律、環球商業呢啲學科,只有兩個例外,一個要讀心理學,另一位話喜歡政治加法律。去年有一位狀元選讀中大中文系,算係令人耳目一新,但香港學生、家長最識揀,搵食科目永遠最受歡迎。成為尖子而選讀其他科目,竟會被人批評「嘥分」㖭。
今年放榜,有近二萬五人考得大學入學最低資格,不過大學學位只得一萬五千一百多個,即係話九千幾人會失望,再加上non-Jupas(外國生、內地生、IB生),被拒諸8間政府資助院校之外者,點都有萬二三名DSE及格生,但話得說回來,有45%以上DSE及格生可以入大學,比起詹德隆至梁錦松年代嘅入學率已經高出好多倍。
中大醫學院收尖子,曾傳出會准許尖子跳班嘅消息,即刻受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反對,港大畢業生佔大多數嘅醫學委員會又話要再研究,於是中大暫緩「跳班」之議。梁卓偉教授仲講到跳班會違反三三四之原意。此說十分牽強,昔年中大港大有學位試,未考過學位試,唔准畢業,所以天才如丘成桐,限於規矩,未能取得中大畢業證書,讀完兩年就去咗柏克萊讀博士,又係兩年就搞掂,誰人會講丘成桐違反「三三四」原意(佢讀培正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中大四年制)?在美國,學制係四年,但優秀勤力學生隨時可以三年修滿學分就畢業,等於跳班。小YY去美國讀大學四年,就攞埋碩士學位,咪又等於跳班!既然如此,尖子生入讀醫學院,提早一年就讀晒畢業所需學分,大有可能,梁卓偉教授何必介懷?恐怕只係介懷中大醫學院搶尖子而已。回歸之後,因香港不再准許英聯邦醫科畢業生來港掛牌執業,香港有醫生難求之嘆,反而香港醫科生可出外掛牌,即係人地大方,香港有保護利益啫。久而久之,香港醫學界有塘水滾塘魚之危機,本地醫生缺乏國際角度及對外國最新醫療技術掌握不足,一個補救之法係鼓勵本地醫科生到外國大學醫學院交流(但要對方肯制至得,哈佛醫學院未必肯同港大中大醫學院交換學生),中大計劃為醫科尖子安排到劍橋大學醫學院修讀課程,再回到中大醫學院完成畢業要求,在香港掛牌行醫,可說甚具苦心,都係為學生好,為本地醫學水準不脫離世界水平而盡一分力啫。呢項計劃希望可以實行得到,心胸不廣之人,萬勿阻撓為幸!(寫完呢篇稿之後,得知男拔17歲中五生未考過DSE就獲科大理學院取錄,咪又係跳班,科大收生不拘一格,值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