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中毒治療中心顧問醫生王紹明(圖)早前引述研究稱,除了飲用鉛水,兒童也可能透過咬鉛筆等途徑吸收鉛,遭網民抨擊。有學者澄清,鉛污染確實有多個源頭,但現時市面售賣的鉛筆並不含鉛。
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相信王只是引述一般研究數據,解釋鉛有多種污染來源。若要調查啟晴邨居民是否因飲鉛水而導致血鉛水平偏高,當局須為另一批飲用沒有受鉛污染食水的居民驗血,並對照兩者的血鉛水平。城大生化系副教授林漢華亦指,目前市面鉛筆的鉛芯由石墨製成,並不含鉛,鉛筆外層塗料也不應含鉛,就算有也只是極微量,鉛筆含鉛量監管的嚴謹程度應與玩具一致。
本身是醫生的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質疑政府藉專家之名轉移焦點,「尤其有官員講日常環境都攝取到鉛,講到啟晴邨居民血鉛含量超高,唔代表關食水事。呢啲說法奇怪,負責任嘅政府應該盡快提供清潔食水同搵源頭,唔係分散市民注意」。
■記者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