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期前,位於大坑,以叉燒蛋飯和車仔麵聞名港島的順興茶檔突然停業,令一眾區內外食客感到非常失落。此舊式鐵皮屋大牌檔開業數十年,大部份時間其門如市,又沒有加租逼遷風險,為何停業?
原來,停業是由於大牌檔的持牌人離世而引起。此食店由一陳姓老夫婦創立,先生早年離世,牌照由老太太繼承,但老太上月也與世長辭,但子女卻未能成功續牌。根據《小販條例》,沒有食環署署長特別批准,小販持牌人一旦死亡,牌照即當被取消。據知茶檔一家現正嘗試找地方搬,重新開業。
這完全是2005年中環民園麵家事件的翻版。當年80年老字號民園麵家持牌人黃光慶逝世,食環署隨即吊銷其牌照,星級麵檔立即停業。事件引起社會廣泛不滿,過千居民簽名撐麵店,故事還上了國際傳媒,立法會更提出《大牌檔文化承傳政策》動議,促請政府重新發牌,但最終民園麵家仍要放棄大牌檔搬入附近地舖經營。數年後(2009年)曾蔭權政府提出「活化中環」計劃,食環署才宣佈將中環僅存的10個大牌檔全面保育。但不幸地由於順興茶檔位處大坑,故並不在保育之列。
我們食環署的官僚程度簡直是不可思議。全港只剩下24個大牌檔,全部都是古董本地文化遺產,但司局長說要保育中環的便可留下,其他地區的便不問情理按例封殺。更可笑的是,署方的直屬上司,食物及衞生局今年二月份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示會考慮重新簽發大牌檔牌照及搞活夜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更說要引入外國美食車,司局部門之間全無默契可言。那食環署的做法是否要先趕絕現有的大牌檔,然後簽發牌照引入外國美食車?
我們的政府連協助20多個大牌檔續牌這小事辦了十年也處理不好,那我們如何相信政府能建高鐵、機場三跑和解決鉛水問題?
陳情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