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鵝×果籽】愛麗絲一百五十歲生日

【小企鵝×果籽】愛麗絲一百五十歲生日

一本童書可以橫跨150年,歷久常新,究竟還算不算是童書,抑或已成了一個文化現象呢?我說的正是今年150歲生日的《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在四月,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中,大會為此舉辦專題展及研討會,英國郵政發行了專門紀念郵票,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及草間彌生設計了特別紀念版書籍,相信沒有一本童書會得到這樣的地位。愛麗絲故事之所以有此魅力,是因為作者Lewis Carroll超乎常人的想像力,令到不同年代、不同年紀、階層的人,都找到閱讀的樂趣。
在心理分析流行的三十年代,佛洛依德學派視此書為心理分析的案例,試圖找尋出各種象徵性隱喻,在六十年代嬉皮士迷幻世界中,他們視此書為「丸仔」文化的秘笈,甚至一口咬定作者是癮君子。而在本地最近引用故事人物作政治比喻的,就是財政司曾俊華,他用了續集《愛麗絲鏡中奇遇》Humpty Dumpty這個由高牆摔下的雞蛋人諷刺政客玩弄文字語言,引起傳媒揣測他究竟要諷刺誰?
這本童書近幾十年正朝向學究式研究進發,猶如《紅樓夢》研究一樣,從各式人物、情節中索隱,發掘微言大義。我自問沒有太多理論去分析這本奇書,因為多年來最令人沉迷的,是那些古靈精怪的角色。一開始,愛麗絲追趕兔子先生而掉進洞內,這一場已經很有電影感,然後那些變大縮小的各式藥物食物,紙牌人槌球,時間永遠停止在下午六時的瘋帽子叔叔,角色奇幻,充滿想像力,這是任何一本童書都必須具備的元素。至於情節,有些對小孩而言,其實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有些似今日網絡上流行的惡搞,無聊諷刺。作者創作奇特之處是將夢境與現實混為一談,角色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看似無厘頭,但又互相呼應,作者曾表示他是特意在結尾才點出這是一場夢境。
一百五十年後,《愛麗絲夢遊仙境》仍然是一本值得不斷翻閱的童書,而在眾多版本中,我仍然是選擇最經典的舊版,當年維多利亞女皇及王爾德也是看同一版本,至於設計師新版,還是留給那些潮爸潮媽吧!

為慶祝愛麗絲誕生150周年,英國郵政特別發行紀念郵票。

復刻版《The Nursery Alice》。

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
編輯:黃仲兒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