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這一行 - 陳惜姿

傳媒這一行 - 陳惜姿

上周,公民實踐培育基金成立,頭炮是一個特大的座談會,題為「誰與新聞自由為敵」,講者達九人之多,我是其中之一。裏面提出的問題,至今仍縈繞腦際。
記者長期低薪,以至入行兩三年便轉行,是很受關注的課題。新聞界留不住好記者,直接影響新聞質素,管理層也沒有接班人。
今天看報,新聞處請新聞主任、立法會請公共資訊主任,五至六年傳媒經驗,有4.7萬。在報館,有五、六年經驗的記者,拿多少薪金?
在政府拿這薪水的,比比皆是;在報館拿4.7萬的,已是主管級,報館內沒多少個,記者能晉升到此位置的,沒多少人。
若待遇合理,有前景,年輕記者不會輕易離開,因他們本來喜歡做新聞。我到港台工作的學生,一般不會走,待遇合理是主因。
台下有位聽眾發言,指記者工作如此重要,但薪水如此低,是「唔啱數」。我同意,這是全行的現象。我事後想,記者能否聯合起來做點事,改變宿命?
話音未落,新報倒閉、成報停刊、壹週刊裁員。以商業方式搞媒體,面臨的挑戰甚大。紙媒大逆流,已成定局。網媒雖然前景秀麗,但沒有龐大的編輯部支援,也只能轉載傳統媒體的新聞,或走評論路線。重大新聞始終要記者採訪而得,而一支優秀和穩定的編採隊伍,需要大額投資。
傳媒能否脫離老闆投資的商業模式,改以群眾捐款來營運?有機會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