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搵食地圖】
這個獨特的草根天堂,出現了很多奇人異士,既見抓緊機會的生意謀略,也有靈活變通的庶民智慧,憑個人奇技及特質,在這個「平通港九」的競技場,殺出一條血路,是小人物生存韌力的最佳示範。
荔枝女王 擺街做到入舖
桂林街有一名「奇女子」。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這樣形容她:「佢係我嘅偶像!佢好有生意頭腦。最初一個人推住手推車喺街邊賣菜,捱吓捱吓,搬入舖賣埋生果、𠵱家仲做埋士多,發個豬頭咁!」這名奇女子叫卿姐,是世紀超級市場的老闆,一頭清爽貼服短髮,粉紅色運動裝,動作敏捷。店位於基隆街及桂林街交界,人流極旺。它雖稱作超市,其實是一間賣糧油雜貨的士多,外邊則是生果及菜檔。同事知道我相約她做訪問,問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究竟呢間舖頭點收舖?」事關舖外的生果蔬菜經常堆到亂七八糟,沒規律可言,但一個個價錢牌插在其中,卻一目了然。「要咁樣先做到生意,我哋流量快,邊有時間慢慢執,賣到深夜,啲貨去得七七八八,用塊布蓋着咪得。」卿姐以低沉的聲線說。
現在正值荔枝時節,攤檔便堆了數座「荔枝山」,有掛綠等數款,由於荔枝山太巨型,經過的人無不注視,大部份客人亦為荔枝而來,店員做到沒停手,密密添貨,荔枝山的高度從未削減。
卿姐為人低調,和她做訪問,基本上是「冇時停」,她一時挑走爛荔枝,一時忙於收銀,惟有向她女兒梁小姐求助。「我阿媽好辛苦,佢嘅成功係因為毅力,以前拎貨、落貨、賣貨一腳踢,起初做走鬼檔,一朝早推架手推車霸位賣菜,夜晚十一點幾收工去學車,車牌都考咗五次先合格,每日瞓兩三嗰鐘。」卿姐接口說:「邊有咁誇張,費事啲人話你作大,都係寫4個鐘算啦!尤其𠵱家年紀大,要瞓至少4個鐘。」
銷量之冠 日賣80籮荔枝
「我哋嘅荔枝又平又靚,我哋認第二,冇人敢認第一,銷量差唔多係全港之冠。其他生果檔會將靚同差嘅品種溝埋一齊,然後賣貴啲,我哋寧願做良心企業,一定唔會咁做。」梁小姐說。早上七時開檔,店內已塞滿數十個荔枝籮,一直賣到凌晨1時。他們每日賣80籮荔枝,一籮有70磅,日賣5,600磅,若以每位客人買3磅計算,單計流量便有約1,800人光顧。
「好多時批發入多咗,便捱義氣要埋佢,人哋下次有好嘢就會預埋你,做人唔可以太計較。」卿姐說。流量大,只因售價實在便宜,荔枝廿元有3磅,極具吸引力。「呢度做生意,轉數要快,我哋係第一間轉型做埋賣生果舖頭。有人流就賺到錢,最緊要平,薄利多銷。不過,𠵱家生意比以前難做好多了。」
世紀超級市場
桂林街91至93號幗寶樓地下
屠龍好手 生劏龍躉騷
每次吳伯恩開壇作法,總會擠滿看熱鬧的人群。他是恩記海鮮的老闆,自封為「龍躉大王」。每日當街表演生劏龍躉,手握重兩斤的「屠龍刀」,日斬最少數條重約40斤的龍躉。他和助手兩人合力把一條龍躉按在地上,再一刀斬落大動脈,魚頭應聲裂開,水花四濺,旁邊觀眾不禁發出「嘩嘩」的驚歎聲。「你估劏龍躉容易呀!龍躉好大力,會四圍走,四圍撞,所以要捉到好實。最梗要係血要放到乾乾淨淨,唔係肉會有腥味。我啲龍躉肉特別雪白,全靠我嘅獨門秘技。」劏龍躉工夫多,不但要把龍躉放在氧氣水中放血,其間要用鹹水沖擦,過程一絲不苟,乾淨利落。
除龍躉肉外,店還將不同部位如腸、扣等分門別類出售,是全港提供最多龍躉的批發商。「你哋可以買幾十蚊試試,比較吓同其他街市檔口有乜分別,完全係兩回事。」他牙斬斬說。他賣的龍躉是印尼及馬來西亞的野生或半野生花尾躉,較內地出產的龍躉大,質素佳,成本較高。他更深入研究如何煮龍躉,像訪問當日,有圍觀者說:「龍躉好難煮,特別麻煩!」他便逐個部位細心講解,有時更七情上面,儼如推銷員般專業。「呢個背鰭位,叫龍躉天九翅,皮像花膠,煙煙韌韌,好食有營養,女士最啱,好過食燕窩。」又說:「龍躉個胃即係扣,有豐富膠質,好爽脆,爆炒後最啱送酒。」
黑道中人轉行賣魚
吳伯恩一生堪稱傳奇,原是黑道中人,後金盆洗手,在北河街街邊賣魚,九十年代入舖開店。「深水埗消費力弱,做海鮮好難發圍,到𠵱家我都係靠區外客為主。起初我主力賣帶子,幾毫子一隻,薄利多銷,好搵過打工。生意漸漸好,才轉賣石斑、油𩺬。」轉捩點在1998年,市面發現蘇眉含有雪卡毒,他反其道而行,轉做貴價海魚批發,以低價入貨,搶去了不少老行家的生意,因而賺到第一桶金,及後買舖投資,除了鉅龍酒家外,還擁有太子四個地舖。「做生意最緊要肯博,我哋呢啲江湖人唔怕死!」現在他每日仍長駐檔口劏魚,風雨不改,事事親力親為。
在街市繞一圈,發現人流最旺的舖頭大多是賣豬肉或生果檔,他透露其經營之道:「以前只要你夠勤力,北河街有的是人流,要賺錢唔難。喺批發市場交界,會剩下不少下欄貨,這些都可以變做錢。有些菜檔寧願將貨平價賣出去,有人幫你搬埋走,賺頭蝕尾,唔使留喺度過夜,對於一間舖運作好有用。」
恩記龍躉大王
桂林街89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劉永發
插畫:麥震東
編輯:李寶筠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