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減三萬人工逆流老師教追夢

大減三萬人工
逆流老師教追夢

【逆流學校】當狀元全都想做醫生時,位於屯門的鄉師自然學校(下稱自校),卻致力培養農夫、工匠或舞蹈家等另類人才。教了18年書,月入僅得18,000元的前校長海星表示,所有老師甘願減薪創校,為的是向學生展示,不跟一般主流價值生存,亦能活得愜意。這位老師說:「這就是身教。」
記者:鄧玉燕 攝影:楊觀賜 王俊龍

自校裡,沒有手機、遊戲機;午餐吃多少、拿多少,自己洗碗;就連學校工作紙,都用家長捐出來的單面紙。這般特別的生活規則,由師生共同商議決定。海星希望,學生明白必需品與欲望之間的分別,所以他們選擇簡樸生活,以教導學生追求真正的快樂,而非一味追逐金錢,破壞環境。

自校也在努力改善老師薪酬。八年前,海星與知秋、白鷺等老師創校時,人工僅一萬,難以養家。幸得善長支持,後來特別捐款予老師加人工,如今年資五年以上的資深老師,月薪有萬八元。而校長職位則實行輪任制,工資只比資深老師多一千元,相比起一般小學,其報酬少了逾三萬元。

但海星說,為了理想,他們甘之如飴,「我哋唔想見到細路仔受苦,當政府同埋其他辦學團體都唔做,只好由我哋開始,否則我唔甘心。」香港僅兩成人考到資助大學,其餘被標籤為成績差的學生,容易放棄自己。「主流教育令佢哋冇晒自信,覺得自己會失敗,就對學習失去興趣。」

所以這裡崇尚自主學習,從不催谷學生。海星認為,當學生對一件事感興趣,例如物理學,若他知道大學是唯一學習途徑,就會努力讀書。他自爆當年為升讀物理系,重考三次大學,「一年唔得、兩年、甚至三年,細路仔想做,就一定事成,只不過花多啲時間。」但不讀大學也行,他有個學生夢想創作自家傢俱品牌,便四處遊歷觀察各國藝術創作,旅費自己解決。

另一位老師咖啡豆,大學讀傳理,畢業後選擇來自校教書,四年多年資,月薪約萬六元。她形容,自校充滿生命力,「我可以大膽設計課程,例如帶兩個畢業生去台灣踩單車。」而且這裡人人平等,校工都能就學校議題發聲,共同管理學校。即使是被坊間標籤為「曳」的學生,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都可以有一個選擇,找到自己的興趣,建立信心。」

自校正籌款開中學,冀一條龍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想支持他們,可到這個網址: http://gaiaschool.edu.hk/gs_support.html

蘋果動新聞【逆流學校】系列,立即重溫↓↓↓
【逆流學校 1:小學唔補習 浪遊學習得唔得?】
http://bit.ly/1dreljs

【逆流學校 2:唔讀大學冇前途?】
http://bit.ly/1NrafUW

【逆流學校 3:讀書壓力爆煲 深山搵出路】
http://bit.ly/1KqLudM

【逆流學校 4:「三個仔仔搵學校」之足球小將】
http://bit.ly/1UqcgpR

【逆流學校5:「三個仔仔搵學校」之資優仔】
http://bit.ly/1IG7MGI

【逆流學校6:「三個仔仔搵學校」之豬仔包】
http://bit.ly/1HLO7Gs

【逆流學校7:暑假使幾錢?】
https://bit.ly/1Db5nxP

【逆流學校8:一分鐘圖解考大學有幾難?】
http://bit.ly/1I1lWn3

更多短篇紀錄片,報道環保、社會、舊區、社企等議題: http://green.appledaily.com

尋找不一樣視角即Like【Green-Docs】fb! http://fb.com/green.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