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試放榜,傳媒在例牌菜的狀元人數和就讀學校之外,更大幅報道一些勵志故事。今年有在囚青年考到經濟科5**、也有肌肉萎縮的女學生考到21分有機會進大學,各自憑努力成就傳奇。他們的正能量和抗逆能力,透過他們自身的故事感動大家。
大部份學生的經歷就沒有那麼曲折那麼傳奇,他們當中,有人努力因而考獲佳績、有人努力卻遇上滑鐵盧。我認識的應屆放榜考生當中,也有人苦讀希望考入港大法律系,卻只差幾分而丟失機會。不要跟他們說求學不是求分數,文憑試就是要一分一分的取下來,放榜日充斥的資訊正正就是各大學各學系收生的最低分數,只欠那一、兩分,隨時入不到心儀學系,而且大學讀那一科,和畢業後第一份工有密切關係。
明明已很用功,但卻欠一、兩分因而與心儀大學心儀學科擦身而過,那種失落深刻而沉重,那種失落是無論看幾多遍勵志故事,都揮之不去。他們既不是資優天才再成狀元的錦上添花、也不是從低谷重生的火鳳凰,他們只是平凡但勤力的學生,卻在關鍵時刻摔了一跤。這時候大概需要的是一班好友、幾罐啤酒,發脾氣一會、流淚一番、發洩一下;之後需要的是彈性,重新編排好聯招選科次序,明白人生不止那麼一條路可走。
《蘋果日報》面書早幾天有一句很好的:「今天看來難關重重,明日回看小事一樁」,18歲發生的事,28歲、38歲回看,已經很不一樣了。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