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三(8日)英國保守黨18年來再次單獨執政的財政預算案公佈了。保守黨在1997年5月大選失敗後,由工黨執政一共15年,至2011年大選工黨失敗後,由保守黨及自民黨合組執政聯盟,直至今年5月大選時,保守黨在下議院以半數加十席的大多數重新一黨執政。
因為保守黨在過去5年聯盟執政時,已積聚了不少頭痛的經驗,包括工黨執政時因為處理金融風暴及銀行危機發債產生的巨型國債包袱,及聯盟執政時與自民黨因不同政見而需遷就的政策未能實現帶來的掣肘,因此大選勝利後便馬不停蹄地編制合心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
新政府的施政重點分別是把更多執政權下放到蘇格蘭及英格蘭北部;在短時間內舉行已承諾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投;及同步減滅財赤及催谷經濟增長。
減滅財赤及催谷經濟增長是最大的問題,因為一方面不能加稅甚至要減稅,而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削減開支。為了要與施政報告配合,是次財政預算亦納入了其中對某些港人有莫大影響的新政策,其性質與在歐美慣用向高收入及有資產人士開刀的手法類同。
廢除非本土居住身份
自1914年起,有眾多英國原居民因為經商、工作及殖民地的關係長駐外國,直至他們退休才返家鄉安度晚年,這類在英國出生及父母是原英國人的「非本土居住者(non-domicile)」可選擇他們的「居住地(domicile)」在英國以外的地方,其中一例是長期在香港工作及居住的英國人。
這類「非本土居住者」回英國定居後在英國稅例下可享受的是只需就在英國產生的收入付英國稅,及至他們離世時的遺產(承傳)稅(inheritance tax)亦只需就他們在英國本地的遺產付稅。然而,遺產稅率是40%,非常高。
可是,上周的財政預算公佈政府會立法在2017年4月1日廢除這個「非本土居住者」的優惠。換句話說,2017年4月1日後長時間在海外工作及積聚財富的原居民回國後,要就他們在全球產生的入息及遺產付不同的英國稅種。
換句話說,這個實施了101年優惠非居住英國的原居民的豁免將會被廢除。這個新政策將會影響英國出生而在香港各英資大行、投行、專業機構、學院以至法官等人士,如他們回英國長住的話,便要就他們的全球入息及遺產課稅。這會使他們精心策劃留在英國境外避英國稅的入息及資產前功盡廢!當然,如果他們不回英國定居便冇事。
移居英國的香港人亦受影響:1997年前後有不少非英國出生香港人(包括公務員)因主權回歸及其他原因移居英國,這些人士因為不在英國出生及居住屬「非本土居住者(non-domicile)」,所以他們在英國定居後,只需就他們在英國本土產生的入息及遺產付英國稅。
換句話說,他們在英國以外的入息及遺產在不滙入英國的話(remittance)便不需付英國稅。
然而,上周的財政預算案亦表明,會立法將在過去20年來,有15年在英國居住的人士由「非本土居住者(non-domicile)」被當(deem)為domicile。換句話說,這類現時只需就在英國產生的收入及遺產付英國稅的移民人士,兩年後要就他們全球的收入及遺產付稅。
這類受影響的人士除香港移民外,亦包括所有持其他國籍在英國定居15年以上的人士,包括近年大量以投資移民身份往英國定居的俄羅斯、中東及中國富戶。看來,他們有可能會雞飛狗走,撤人撤資。可是,去哪裏呢!
以上兩個情況會給很多與香港有聯繫的英國人,或與英國有聯繫的香港人帶來很多切身的麻煩。如常,魔鬼在細節裏,事情推行的時間表在上周的財政預算公佈後,將於今年內先進行諮詢,及後在明年(2016年)立法,然後在2017年生效。看來很多在香港搵真銀或已搵夠真銀回英享受人生的人士,會考慮留在香港或回流香港,學好中文,及在港置業!福地乃是福地!
聲明:以上只是個人愚見,請多多免責。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