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慌張西望:不是超級英雄片 - 杜秋棠

【七筆思議】
慌張西望:不是超級英雄片 - 杜秋棠

幾個月前為了寫那篇《毒仇者聯盟》,冒死入場看了人生第一套超級英雄片。我慶幸理性戰勝感性,沒有被炫目3D特技迷惑而從此愛上Marvel系列。相反,我開始感到好奇,為何這類型電影有如土產《陰陽路》般越拍越有,而Marvel迷又好像Uber用戶般越來越多。有趣的是,命運似乎將我和Marvel電影綑綁一起,係,我又去了看《Ant-Man》。
原諒杜秋棠接受不了「蟻俠」這強國味濃的中文譯名,記憶中昆蟲類超級英雄,諸如蜘蛛俠、青蜂俠、蝙蝠俠(好吧,蝙蝠不是昆蟲),都是三個字順口又有詩意,硬譯的「蟻俠」就少了點英雄氣概,多了點土豪俗味。後來我終於明白電影發行的用心良苦,這其實不算超級英雄片,而主角本身一點也不cool,身份是無業釋囚失婚中年漢,跟「英雄」扯唔上任何關係。不過,超級英雄高大、有錢、靚仔,只是升斗市民一廂情願想法,誰說甩皮甩骨就當不上英雄?所以當喜劇演員Paul Rudd笠上螞蟻裝救世,我認為比外號「樂壇小強」的Tommy仔勉勵DSE考生更有啟發性。

夠廢沒距離感

嚴格來說,《Ant-Man》是關於救贖(redemption)的故事,Paul為了彌補前生罪孽(其實也算不上),以及渴望再見女兒,毅然接受Michael Douglas委派的特別任務,貿貿然踏上拯救世界之路。與其說是出於正義感,倒不如說是滿足一己私慾。這說法總比那些開口埋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超級英雄們,動輒便為國家捐軀,合情合理得多。你漸漸發現,Ant-Man都幾蝦碌,除懂得放大縮小和與螞蟻溝通,便沒甚個人之處,其實同大內密探零零發一樣,撞板多過食飯。也許就係因為夠廢,觀眾與主角沒距離感,說不定自己能成為下個Ant-Man,有靚女主角Evangeline Lilly作伴?
筆者倒欣賞電影的動作場景設計,尤其變細後的Ant-Man在水管、槍孔中遊走,以另類視角觀看世界,真係「好打耳、好打耳」呀。如果世上真的有Ant-Man,請讓他潛入港九新界所有屋苑的水喉管,至少讓那班扯完貓尾又互卸責任的壞蛋冇覺好瞓。

慌張西望

撰文:杜秋棠@抽水站

原諒我只是一部國產抽濕機。
https://www.fb.com/freakingwestlook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