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仔摘七星 學好中文爭入科大盼從商或做律師 改善家人生活

印度仔摘七星 學好中文爭入科大
盼從商或做律師 改善家人生活

【文憑試放榜】
【本報訊】土生土長印度裔的Singh Taranvir是今年文憑試考生之一,人稱「阿星」的他考獲兩科5**及三科5*佳績,合共奪7粒星,這位屋邨「七星仔」穩入大學,首選不少尖子爭相報讀的科大環球商學,盼將來可令父母過好日子。劏房新移民考生孫毓森也考得7粒星,阿星努力讀好中文,他則成功克服英文。
記者:張政恒

保良局昨頒發獎學金鼓勵在文憑試考獲佳績的學生,左起為孫毓森、阿星(Singh Taranvir)及朱迪明。鍾偉德攝

文憑試前日放榜,保良局昨頒發獎學金予轄下19間中學成績優異學生,包括42名考獲兩科或以上5**學生。
阿星就讀土瓜灣直資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中六全級考第一,獲獎學金免交學費。他通識和經濟均獲5**,會計、數學和英文得5*,地理最差也得5;另他應考簡稱英國會考的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中文科,獲得A級(最高A*)。他共獲得2,000元獎學金。阿星表示從幼稚園開始學中文,「中文唔係好似英文咁得ABC,有好多部首,學識要好長時間。自己有心去學、自己有能力嘅話,都唔會好困難」。父母只叫他做到最好就可以,不過「全部老師都會話(要得)5星星、5星,壓力都幾大」。
阿星一家五口居於油塘公屋,他是家中長子,有一對弟妹,母親是主婦,一家靠在酒店做停車場管理員的父親每月一萬多元收入維生。他的成績符合科大商學院提出的面試環球商學課程要求,又擬報讀港大工商管理與法學雙學位,將來從商或做律師,改善家人生活。

劏房新移民克服英文

保良局姚連生中學的孫毓森考獲三科5**、一科5*及三科5佳績。來自單親新移民家庭的他中三時隨母來港,現每月以5,000元租住深井一間100呎劏房,靠母親在嘉頓麵包做包裝工人一萬元月薪生活。他擬報讀科大國際科研課程,日後從事研究。
孫說來港初時不單英語差,更不會廣東話,中三時留級一年追趕進度,自發背誦大量英文生字,利用參加比賽所得的書券購買補充練習,加上同學幫助糾正發音,終克服英文和廣東話,這次中英兩科都獲5級。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朱迪明考獲五科5**和一科5*,為保良局最佳成績考生。他擬報讀醫科,與父親一樣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