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第5年推出iBond,經歷過前四輪認購,大部份投資者已經玩熟。不過仍有不少投資者以大額孖展入飛,誤以為可增加命中率,結果蝕利息。
iBond總額度達100億元,每手則為1萬元,在去年約48萬人參與下,每人平均得兩手。不同於其他新股,受限於循環配發機制,大額孖展入飛無助增加命中率,致富投資銷售部董事郭家安認為,孖展最多僅獲三手,過多則浪費利息。
近年證券行及銀行亦推出手續費「多免」優惠,需留意部份銀行如花旗及交銀均未有豁免轉倉費(將所得債券移到證券戶口費用),或會影響回報;不過幾乎所有其他銀行都免除大部份手續費,當中上海商業銀行及工銀亞洲甚至免除交易所買賣費。
證券行吸客亦有新猷,例如時富證券首100名新客,將可獲得iBond價格額外2%回報,首5名則有機會獲荔園快證。其餘券商則推出回收價及現金禮券等。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