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私症制度屢被批評佔用公營資源。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2013/14年度私症病人於公院總留院日數達4.53萬日;當中瑪麗醫院最旺場,佔總私症住院日數42%,私家病房長期爆滿,需輪候一個半月。有議員斥私症病人「畀錢打尖」,損公家服務。
記者:陳沛冰
食物及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公立醫院特別是兩間教學醫院,擁有一般私營市場缺乏的專科人才及設施,公院私症可讓市民選擇有關專科服務。2013/14年度公院私症病人留院4.53萬日,與2012/13年度相若,佔醫管局整體病人住院日數0.6%。瑪麗醫院私家病房最旺場,其次是逾90%病人是公務員或醫管局員工的伊利沙伯醫院。另一教學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私症病人僅留院7,100日。
2013/14年度公院私家專科門診總求診人次達6.41萬,佔公院整體求診人次0.9%。最多仍是瑪麗醫院,佔整體私症求診人次約58%,其次是威院。2013/14年度及2012/13年度醫管局私家症收入分別是3.49億元及2.77億元,大學可從診症及手術分得75%收入,之後再由大學、醫學院部門及教授等瓜分。
長期爆滿 需輪候個半月
文件指出,醫管局與兩間大學去年9月成立私家病人服務檢討工作小組,預計今年稍後完成及向教學醫院委員會提交報告。
有港大教授透露,港大約40張至50張私家症病床長期爆滿,估計現要輪候一個半月才能入住,「喺急症室有事住唔到,要非緊急病人排期做手術先住到」。病人以港人為主,其餘來自澳門、內地或海外。私症普通科病房頭等房及二等房,每日收費分別是5,640元及3,760元(未計醫生費用),不會比私家醫院便宜,不少病人是慕教授之名而來求診。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雖然私症病人佔整體公院病人數目很少,但私症病人是「畀錢打尖」,如做手術及檢查不需像公家病人輪候,變相延後公家病人服務。除病人的主診教授外,公院醫生也要照顧病人,「病人半夜要打鹽水針,都係個MO(Medical Officer,初級醫生)打」,即佔用公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