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米,找萬里。」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重要支持者之一、六四之後淡出政治舞台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長萬里,昨因病去世,終年98歲。至此,鄧小平主政時期的「中共八大元老」已全部去世。
微博昨率先爆出萬里於昨天中午12時5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新華社晚間發佈官方訃告,稱其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有關評價與上月14日病逝的另一個全國人大前委員長喬石一模一樣。
同情六四學生 鄧小平震怒
文革後,萬里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期間,力挺小崗村改革,實行包產到戶,奏響改革開放先聲。時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趙紫陽也同樣支持農村改革,讓農民重獲生產自主權,因此民間流傳兩句話:「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萬里其後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等要職,和趙紫陽也有長期密切關係。
1989年六四鎮壓前,萬里以全國人大委員長身份出訪加拿大與美國。有傳他出訪期間曾表達同情學生,也有學生呼籲他回國罷免李鵬。據稱,鄧小平因此震怒,要萬里回國時先飛上海。直到萬里發表支持鄧小平的言論四天後,5月31日才獲准回北京。此後他再未發表過與鄧小平、李鵬等人意見相左的觀點。不過萬里在趙紫陽下台之後,並沒有與趙「劃清界限」,甚至私下表示不認同黨對趙的處罰:「趙有甚麼錯!」
萬里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期間正值香港過渡時期,他曾接見英國外交大臣赫德,也曾多次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本報昨日聯絡多名前基本法草委,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表示沒有見過萬里,其他委員截稿時未有回應。
卸任後不擔任名譽職務
1993年3月,萬里退休。不像一些中共領導不甘寂寞,萬里給自己訂了三條規定:不參加剪綵、奠基等公務活動;不再擔任名譽職務;不寫序言不題詞。其長子萬伯翱回憶,父親不止一次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對我來說,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對當權責任領導的有力支持。」
2012年中共舉行十八大之際,《人民日報》的海外版以「改革闖將 壯士暮年」為題歌頌萬里,當中還引用萬里的說話「中國政治體制的一個重要弊病是領導權力過分集中,決策制度不健全」。
該文章透露,萬與習近平之父習仲勛情誼深厚,2002年還曾專程往廣東看望病重的習仲勛。海內外一直有中共「八大元老」之稱,其中一個版本的八老是鄧小平、陳雲、彭真、楊尚昆、薄一波、萬里、宋任窮、習仲勛。
澎湃網/新華社/《蘋果》記者
萬里小檔案
出生日期:1916年12月1日
籍貫:山東東平
配偶:邊濤
子女:長子萬伯翱、次子萬仲翔、長女萬淑鵬、三子萬季飛、幼子萬曉武
孫輩:萬季飛女兒萬熒女(萬寶寶,著名珠寶設計師)
學歷:
‧早年在家鄉讀小學、初中
‧1933年入讀曲阜的山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
經歷:
‧1940年任中共魯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冀魯豫二、七、八地委書記
‧1947年任中共冀魯豫區委委員、秘書長,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財委副主任、經濟部部長、建設局局長。
‧中共建政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副部長、部長
‧1952年任建築工程部副部長
‧1956年任城市建設部部長
‧1958年任北京市副市長
‧文化大革命前期,萬里失去自由
‧1973年復出,任北京市委書記
‧1975年任鐵道部部長,輕工業部第一副部長
‧1977年任安徽省委書記
‧1980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1982年當選為中央書記處書記
‧1988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1993年主動要求退休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中共八大元老
鄧小平 中央軍委主席
1904年-1997年(93歲)
陳 雲 中紀委第一書記
1905年-1995年(90歲)
彭 真 全國人大委員長
1902年-1997年(95歲)
楊尚昆 國家主席
1907年-1998年(91歲)
薄一波 副總理
1908年-2007年(99歲)
宋任窮 中央組織部長
1909年-2005年(96歲)
萬 里 全國人大委員長
1916年-2015年(98歲)
習仲勛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1913年-2002年(89歲)
註: 另一廣傳的八大元老名單包括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楊尚昆、薄一波、王震、鄧穎超。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微博全是萬里逝世的新聞,但人民網、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竟一條快訊都沒有!元芳你怎麼看?」
‧「改革派一個個走了!」
‧「如果是趙、萬組合,就不是今天這個局面!」
‧「『要吃米,找萬里』,改革開放前就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事。」
‧「萬里打橋牌不問政事,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人啊!」
‧「萬里1985年曾預言中國男足,30年後才能衝出亞洲!」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