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季報喜】
內地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較市場平均數6.8%為高,中外媒體均認為季內實體經濟仍有下行趨勢,質疑數字有水份。
中央電視台、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直接向國家統計局提出質疑,該局發言人盛來運回應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惟各方沉着應對,主動適應新常態,及積極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令中國經濟於第二季,特別於六月份出現積極變化,整個經濟實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走勢。
對於市場質疑數據有「水份」,盛來運續解釋中國以生產法計算GDP,與部份西方國家以支出法計算或有出入,故不存在GDP被高估的問題,並指數字反映實況。他預期,下半年經濟增長較上半年理想。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出,單靠降息、降準無法帶動經濟回升,料未來中國政府會大力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加強地方投資項目。恒生(011)高級經濟師姚少華撰寫報告指,刺激經濟措施成效浮現,中國將穩定增長,預期人行年內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4次,及降息1至2次,維持中國全年GDP增7%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