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學文憑試昨日放榜,相比11名七優狀元,周佩珊的成績單不算標青,卻是她在病榻苦讀的亮麗成果。她患上遺傳病,四肢不能動彈,靠兩根指頭做功課,以口述作答文憑試卷,最終考獲21分,取得大學入場券。從小徘徊生死邊緣的佩珊說,成績未算理想,但總算盡了力,能活到今天,已是一個生命奇蹟,「每一日都當最後一日、最開心嘅一日」。縱然她的身體機能日漸衰退,依然夢想當一個英文作家。
記者:周佩儀 白琳
「我本身係個奇蹟,醫生初初話3歲死,之後又話7歲。」佩珊現年21歲,就讀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今年首次參加文憑試考獲5科21分成績,其中企業概論奪5*,通識科獲5。
英文考獲4級 自言未如理想
佩珊患有家族遺傳脊髓肌肉萎縮症,頸以下身體幾乎不能動彈,從小「心跳停過幾次,最後都救得番」。她在廣華醫院度過童年,為走出病房,不惜接受脊骨拉直及造口手術,休養一年至16歲方能到學校學習。但卧床16年的她,其時病情已惡化至不能執筆寫字,只靠右手拇指和食指操控滑鼠。溫習和做功課,全靠這兩根指頭,她慨嘆時間永遠不夠,「做功課人哋要一個鐘,我做三、四個鐘。每日做完都10點幾11點,又唔可以捱通宵,好易病」。苦讀期間,她仍不時因肺炎或「爆肺」進出醫院。
佩珊小時候在意別人對她投以奇異目光,長大後明白這源自誤解,「會唔會坐輪椅就係弱智讀唔到書?其實唔一定」。她迷上愛爾蘭詩人葉慈(Yeats)的英文詩集和莎士比亞的劇作,閒時也會創作英文新詩,題材圍繞「校園生活、唔開心嘅嘢、情情塔塔」,夢想將來藉寫作提升港人學英文的興趣。
她今次在文憑試英文科考獲4級,自言未如理想,「預期有23至24分,𠵱家差嗰兩分入唔到HKU(香港大學),唔係好開心」。但她並不氣餒,「盡咗力,考到咁嘅成績都對得住自己」。她心儀港大文學院,但該院去年最低收生成績為24分,現改為考慮報讀城市大學。
從前佩珊能夠進食少量食物,現已喪失咀嚼能力,以腹部造口輸送營養液。她說長遠難以避免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呢啲嘢唔知幾時會發生,其實預計唔到」。她依然嚮往大學生活,「希望喺短暫嘅生命做到自己想做嘅嘢」。
曾到佔領區 「我都想香港好」
自小困在病房的佩珊對外面的世界特別好奇,熱衷上網追蹤時事。前年港視不獲發牌,她坐輪椅去集會,「去完政總就爆肺,中五上學期上唔到堂」,去年更到訪佔領區,「可能有人話咁嘅身體仲去遊行?傷殘人士都係社會一分子,都有責任為香港大眾發聲」,「呢個政府有好多嘢做得不足,我同好多香港人一樣,都想香港好,始終係我屋企」。
城大向本報表示,曾取錄嚴重殘疾學生,也重視其需要,務求令他們與所有學生一樣獲得同等的學習機會和享受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