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營醫療系統面對人手不足問題,督導委員會建議,政府撥款5.7億元予醫管局重新聘用退休醫護。以醫生為例,獲重新聘用者需全職工作,合約最長兩年,會按退休前的職級點計算月薪,但只能執行臨床工作,不得擔任管理職務,已有60名醫生表示願意參與。委員會另建議未來三年,向醫管局撥款3億元,加強員工培訓。
只執行臨床工作
2015至2016年度醫管局將有1,244名員工退休。督導委員會認為,重新聘用合適的退休人員,並規定他們只能執行臨床工作,有助紓緩前線人手短缺之餘,也不會阻礙正常晉升。
明年退休的威院兒科部顧問醫生李志光便是願意參加重新聘用計劃的醫生之一。據李了解,參與計劃的退休醫生原有合約完結後,需先停工約一個月,「要完全脫離醫管局」,才會以新合約回醫院任職臨床工作。
相關醫生可享有原來的職級及月薪,每月額外津貼則會由以往佔月薪某比例計算,改為固定金額,會較原來減少,但李認為新合約下,醫生可專心臨床工作,即使津貼金額下降,對想專注臨床服務的醫生來說仍然吸引,「煩少好多(行政)嘢,又可以直接培訓年輕醫生」。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於記者會上表示,5.7億元的一次性撥款,是給予整個醫管局聘用退休醫生,但預計參與計劃的部份醫生,需到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東這三個輪候時間問題較嚴重的聯網工作。醫管局主席梁智仁則表示,至2018年,香港每年畢業醫科生增至420名,而每年通過執業試的海外生名額會增至80個,相信能紓緩醫生人手短缺問題。
至於用於增加培訓的3億元,會透過獎學金、職位輪調發展計劃及模擬實習訓練課程等措施,加強培訓支援。
■記者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