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生的喜樂,從不會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出現。54歲的康叔,5年前成家立室,以為人生路走了半世紀,幸福才真正開始,沒料到,惡運卻隨之而至。2010年,1歲多的長女悠悠患上血癌,抗病兩年病情穩定進入觀察期,但他自己卻患上第四期大腸癌,現時康叔急須近廿萬元購買自費標靶藥治病續命,期望可以看着女兒成長。
記者:潘婉玲 攝影:周子惇
康叔前半生從沒成家立室的打算,「我都咁大年紀,仔女大時我都老喇」。惟年近九旬的父母,思想傳統,還是希望兒子組織家庭,康叔最終於49歲,經朋友介紹下,娶妻成家,同年誕下長女悠悠。「嗰陣太太未落得床,我負責餵奶,抱住佢嗰刻忍唔住喊!」老來得女,康叔將悠悠捧在掌心,雖然夜更的士司機收入僅1萬多元,生活不富裕,但卻滿足,沒料到,噩運已悄悄掩至。
2010年底,悠悠才1歲半,因經常發燒求診,最終確診急性白血病(血癌),「我同太太即刻喊咗出嚟」。於病魔面前,悲傷也彷似是奢侈,因此夫妻倆抹乾眼淚,全力陪悠悠對抗病魔。康嫂留守醫院,康叔則每天早上5時起床,煮早餐送至醫院並接替妻子,讓她回家梳洗;下午康叔再回家煮晚飯,再送到醫院。抗病首3個月,康叔仍繼續當的士司機,捱得焦頭爛額,最終還是吃不消,「朋友都話我,咁嘅狀態唔應該再做,會連累埋啲客」。
全職照顧悠悠,醫院與家兩邊走的生活,康叔過了兩年。2012年底,醫生稱悠悠病情穩定,進入觀察期,5年內不復發便算康復。此時,幼女剛出生,康叔本以為生活終於重上正軌,沒想到病魔的下個目標竟是自己,「照顧緊個女時,喺醫院廁所已經發現大便出血」。中、西醫分別指康叔熱氣、生痔瘡,因為女兒患病,康叔亦提高警覺到醫院檢查。輪候10個月後,他決定花9,000元到私家診所自費檢驗,竟證實患上第四期大腸癌,癌細胞已擴散至肝和淋巴。
由於使用化療藥未能抑制癌細胞,去年醫生建議康叔轉用自費標靶藥,整個療程需要27萬元。惟康叔一家,目前只靠每月9,000元的綜援過活,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為康叔籌款,支付4次療程逾8萬元,尚餘8次療程,需要近廿萬元治病續命。
現時,悠悠已5歲,快將升讀幼稚園高班,幼女3歲,亦即將入學。康叔指,悠悠愛彈琴、繪畫,剛過去的父親節,更送上自製賀卡,悠悠期望長大後當教師,「我好想親眼見到呢一日,雖然我知呢個係奢望」!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曾從S0003「醫療專戶」撥款資助「康叔」展開首次化療。惟早前籌得的善款扣除醫療開支後,已不足以支付其後的治療費用,盼善長繼續施予援手,令「康叔」可安心用藥。
「康叔」捐款編號:C3780
網上捐款: http://bit.ly/1nQRth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goo.gl/eYKB89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s://goo.gl/qVvmiB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捐款方法: http://bit.ly/1mxhIET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捐出1%盈利,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 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獻,有關善款將撥捐蘋果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