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可否跳級?(公大電腦系副教授 李德成) - 李德成

大學可否跳級?
(公大電腦系副教授 李德成) - 李德成

最近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放榜,香港獲破紀錄的廿七名狀元,佔全球狀元百分之十七。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其中有兩位狀元都同時得到英國和香港的醫學院取錄,但都不約而同地放棄英國學位而留港升學。據他們說,是因為留英要負擔高昂費用和不能回港執業。其實,以IB滿分狀元的成績,必能取得獎學金,所以費用其實不應是問題,不能本地執業才是大問題,我們於是又回到老問題,為甚麼我們要抗拒一切外地醫科畢業生回港執業?尤其是香港留學外國的醫科生回港執業。當然,我們有一個外地醫生執業試,但合格率只有十多個百分點,除非我們相信香港的醫科生是世界最強,否則我們只能認為這個執業試是為排除外國醫科生而設。
而中大醫學院為爭奪這些IB狀元,提出可讓他們直接入讀第二年,事件在社會引起一番爭議。十二三歲神童跳班讀大學,時有所聞,但中學尖子直接入讀第二年,卻聞所未聞,且於理不合。中學可以跳班,是因為所謂神童其實大多有家庭支援,另聘補習老師把學校未教的預先都教了,因此,他們其實大都能掌握中學生應掌握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神童都會以參加公開試證明他們和其他普通的中學生擁有一樣甚至超過的學術水平。
但這些IB狀元只怕沒有另聘補習老師把醫科一年班的課程念完了,而且獲豁免讀這些課程後,也再沒有其他的考核如公開試等來證明他們已經掌握了被豁免科目的知識。中學無論讀得多好,都只是中學程度的知識,若能代替中大一年班的課程,那麼我們就應該懷疑這些課程有問題了。
大學一般都有學分豁免的程序,但先決條件是學生已經掌握了被豁免科目的知識,且程度相當。美國有所謂大學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容許一些中學讓尖子修讀大學程度的課程,再參加一個公開試,若能獲得優異成績就可以獲豁免相關科目的學分。這種大學跳級制才是一個可行的制度,和中大讓IB狀元入讀二年級是完全兩碼子事。讓沒有修讀大學程度課程的學生豁免修讀大學課程,是絕對違反教育原則的事。

李德成
公大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