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希臘的民主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希臘的民主 - 利世民

在面書見到一位希臘朋友,說他覺得被那執政左翼欺騙了,要票債票償。
上星期的公投,有人說是民主的勝利;當然,後來執政政府又接受債權人的方案,有些條款甚至比先前的更辣;作為選民,覺得被欺騙,是自然不過的事。
畢竟,勞民動眾地去搞了這場政治表現,人民自然有期望。不過,那些投票的人民,究竟知不知道他們投下的一票,背後代價又是甚麼?
假設希臘政府真的拒絕妥協,問題不在於脫歐不脫歐,而是希臘政府將會沒有資金去支付各種福利和開支,結果還是會自動緊縮。可是,在政治壓力下,政府還是要繼續下去,所以最終還是會以自行發鈔,也就是脫離歐元區作為結局。
可以想像得到,脫歐印鈔的結局,還是會導致資金流失;希臘新德瑪大幅貶值,通脹的作用等同將人民在銀行的存款充公。
最後,希臘政府為了保住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國有資產還是要私有化,買家當中也應該有不少外資。
換句話說,拒絕妥協跟現在得到的所謂救援方案,其實分別不大。不過,對歐洲央行以及出資最多的德國,就算不是避開了一場金融危機,也延遲了災難的出現。希臘執政黨之前的行為,是有點「晒冷博你唔敢跟」;問題是對手最終也表示不退讓,希臘執政黨也再沒有籌碼,完全失去主動權。
之前我寫過,對希臘國民來說,最佳的結局是盡快歸零,重新開始。當然,投反對票的人,未必個個都有這個覺悟。
假如說希臘的公投有甚麼教育意義,我會說有三個:一,投票決定一件事,只有少數人會同時見到各個選擇的結果和代價。
二,話雖如此,投票決定一件事,有時在事後才會發覺群眾可以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
三,不要將投票當作是授權,抑或指示政客的過程,否則將會很失望。
要齊普拉斯票債票償,可行嗎?我不懷疑終有一日希臘國民會將他拉下來,不過,這又代表了甚麼?
民主不只是選舉和公投,還有普遍的國民意識水平,以及政治社會制度等。
單單有投票就當是民主,那是淺見,可惜被政客騎劫了的民主制度,就只剩下儀式性的亢奮。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